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教育

旗下栏目: 三农 教育 法治 体育 消费 旅游 网络

行走蜀道 趣在“研”途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复兴网教育 发布时间:2024-01-25
摘要:1月17日,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演武小学的74名学生迎来了寒假前的“最后一课”。历史的烟云散尽,唯留下参天古柏一万余株,密密匝匝挺立在古道两侧,绿影婆娑、遮天蔽日,被古人称为“翠云廊”。

  1月17日,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演武小学的74名学生迎来了寒假前的“最后一课”。

  演武小学所在的演武镇,位于成都平原与七曲山的交会处,曾是古蜀道上的重镇。据载,诸葛亮北伐时曾屯兵演武于此,李白描述的“蜀道之难”由此开始。

  历史的烟云散尽,唯留下参天古柏一万余株,密密匝匝挺立在古道两侧,绿影婆娑、遮天蔽日,被古人称为“翠云廊”。

  下午3点,冬日和煦的阳光透过古柏碧绿而浓密的枝叶,投射出一道道金色的光束。小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快步走上古蜀道,开始以古柏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这柏树叫‘秦昭襄柏’,有2300多岁了,是古蜀道上年龄最大的古柏。”语文教师张钰莎率先开讲,两年前刚入职的她,为了把古柏的故事讲好,请教老教师、研究文献资料,颇下了一番功夫。

  “老师,为什么牌子上说它是‘草鞋柏’呢?”有眼尖的学生向张钰莎发出追问。“咱家乡有个传说,三国时一位母亲企盼参军的儿子平安归来,日日在树下编织草鞋,后来心愿果然达成了……”近两年,由于经常带学生走上古蜀道开展研学,张钰莎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如数家珍。

  初到演武小学工作,张钰莎也曾经历迷茫。演武小学建校于1904年,历史悠久。百年来,一代代学子踏着古蜀道,走出大山,成长成才。到20世纪90年代,学校还有学生上千人,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到2010年以后,学生人数便已不足百人。

  学生少、教师少,教学缺氛围、校园少活力,这是张钰莎来到学校的突出感受。“尤其到了晚上,万籁俱寂、一片漆黑,校园就像是被遗忘在古蜀道上的‘孤岛’。”

  “‘双减’政策的实施给学校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演武小学校长刘志强说,当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任务摆在面前,面对全校为数不少的留守儿童,教师们都在琢磨:学校的出路在哪里?小规模学校如何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条古蜀道,半部中国史。”刘志强说,古蜀道上有无数兵卒商贾、文人墨客走过,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等各个领域,“这不是一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好教材吗?”

  刘志强介绍,两年来,学校16名教师走出校园,走访老教师、研究者和当地村民,深度挖掘古蜀道及蜀道古柏的育人元素,开展专题教研,开发出写古柏、诵古柏、画古柏、量古柏的一系列研学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在浓厚文化氛围中去发现、感悟。

  “古柏树挺拔、坚韧、向上以及生命力旺盛等特点,不正是我们需要达成的育人目标吗?”刘志强说,在深度挖掘文化育人资源的过程中,教师们找到了“研究树”和“培育人”之间的相通相融之处。

  张钰莎对此有切身感受。她拿出最近县电视台采访学校学生的视频给记者看,学生面对镜头讲述古蜀道和古柏的故事,那份自信、大方让她动容。“你能想象这是农村孩子、留守儿童吗?”

  下午5点多,研学活动接近尾声。临别时,张钰莎布置了一份独特的“寒假作业”,要求学生向家人、邻里收集古蜀道上发生的民间故事。“这既能让他们过一个有文化的寒假,更能促进孩子们跟他人的交流沟通。”张钰莎说。

  夕阳的余晖肆意倾洒,仿佛给高耸的古柏镶上一圈金边,闪闪发光。刘志强望着学生远去的背影坚定地说,哪怕学校再小,也要上好每一堂课,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中国教育报》2024年01月25日第1版 本报记者 鲁磊 通讯员 葛仁鑫

责任编辑:复兴网教育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3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