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银行

旗下栏目: 滚动 股票 理财 银行 基金 保险 新股 人物

缩水超1万亿,多家理财公司遭遇"至暗3月"!4月曙光渐进:破净告别新增,拐点将至?

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复兴网财经 发布时间:2022-04-11
摘要:缩水超1万亿,多家理财公司遭遇"至暗3月"!4月曙光渐进:破净告别新增,拐点将至?,银行理财,理财,理财产品,债市,大行

年初以来,国内股市动荡、债市反复。虽然回撤幅度可控且占比有限,但全面净值化后的银行理财产品还是在“破净潮”里面临着巨大的赎回考验。

高压之下,叠加季末冲存款等试点操作,多家理财公司存续规模较今年年初高点有所回落。券商中国记者独家获悉:四家大行理财子公司的存续规模,共计减少超万亿。

但可喜的是,进入四月,银行理财短暂迎来的喘息。记者提取wind数据发现,银行理财的“破净”数量已经回落至2000只以下,且实现了多日未新增破净产品。另有上述国有大行理财人士透露,目前其管理规模已经回温至三月份的高峰水平。

1

至暗三月

三月中旬,市场传出消息,两家头部理财公司遭遇巨额赎回。

彼时的市场形势是:俄乌冲突升级,引发海外股市大幅下挫,能源与农产品价格暴涨;通胀上行叠加疫情反复,国内债市与股市双双受挫,年初以来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低点上行了近20个BP,A股深度回调,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最大回撤双双接近20%。

当时银行理财的破净占比大约在3%-6%区间,尚处可控范围,但已经引发舆论一轮又一轮关注,也让传闻添了许多可信度。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三月份的理财存续规模变动,通常还有银行季末冲时点存款的因素在起作用,所以,不能将相关理财公司存续规模缩水的幅度等同于巨额赎回的幅度。

但银行理财确实经历了艰难的三月,而券商中国记者独家获得的可信数据,也能一定程度上予以佐证。数据显示:四家大行的理财公司,截至一季度末的时点管理规模,均较年初高峰时点余额下降。缩水的规模,三家在两千多亿,一家超3500亿元。

从投资性质划分,被赎回的主力是占据存量产品绝对比重的固定收益类产品。记者获悉:仅固收类产品,就有两家位于北京的大行理财公司合计规模减少约38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两家公司的混合类产品余额保持稳定,存续余额只是微降;而其中一家理财公司的权益类产品保持平稳,没有减少。

2

连续失血后迎来短暂喘息

对于正努力走出“至暗时刻”的银行理财来说,“拐点”或许所言尚早,但是一个好消息是——银行理财确实在接连一个月的节节败退后,迎来了久违的短暂喘息。

wind数据可以直观佐证。

一是 “破净”数量从一路向上到小幅下探。3月1日-3月27日,浮亏数量一路上扬,每日新增数十至几百只“破净”理财。在3月11日,银行理财“破净”数量正式突破两千,达到2117只。而在3月21日,“破净”只数达到2245只,占比8.13%,达到今年以来的小高峰。到3月28日,直线恶化的情况得到扭转,“破净”产品数量退回到两千水平线以下,为1914只。

二是“破净”数量下探后短暂企稳。拉长观察区间,自3月28日银行理财破净“数量”在3月28日首次下探后,清明节后连续三个交易日,“破净”数量稳定在了1897只,单日未见新增。

三是“破净”占比持续半个多月的8%以上(3月15日占比8.21%),目前终于回到了6.71%。

综上,银行理财短暂企稳,但未知的是离真正大面积走出“破净”阵痛还需多久 。

有所谓的“破净潮”,就有护盘的“自购潮”。自3月23日光大理财打响“自购第一枪”后, 目前已有5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以合计不超过28.5亿元自购旗下理财产品。其中,兴银理财将以自有资金约10亿元投资于旗下多系列产品,创出了目前自购的最高记录;而招银理财在公司自有资金的基础上,还引入了骨干员工增持的方式彰显信心。招银理财称:截至3月25日,公司高级管理层、各部门负责人自持公司理财产品的合计金额已超过其去年薪酬的合计金额。

有行业人士呼吁,希望投资人能以更理性的视角看待什么才叫“好产品”。“我认为不仅仅要看绝对收益,还需要看控制回撤的能力。产品净值下跌时,如果净值回撤远低于同期市场回撤;或是在净值上涨时,跑赢同类资产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产品,它就是较为优秀的产品。”一名大行理财公司的投资部门负责人直言。

在市场风险比较大的时候,如何让一只产品能够比较稳健地控制回撤,他坦言这是团队一直在修炼的课题。目前的该团队的做法大概分为三点:一是运用杠杆,增厚收益;二是调整投资组合,增加交易性收入;三是把销售费和投资管理费降低一些。

责编:战术恒

复兴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复兴网立场。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复兴网财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2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