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银行

旗下栏目: 滚动 股票 理财 银行 基金 保险 新股 人物

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助力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复兴网综合 发布时间:2021-04-26
摘要:推动全球绿色转型,中国担起了重大职责,中国金融业正在积极行动。全球金融业需要紧密协作,激活全球资源,尽可能将资金配置到绿色事业中去,这是气候变化时代赋予全球金融业的使命和责任。

  “绿色”二字之于人类,重若千钧。寻求绿色可持续发展,正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追求。

  当下,我国正不遗余力地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并力图在加强国际合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上周,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时指出,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一个历久弥新、无比艰巨又充满希冀的远大目标。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环球同此凉热。要实现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历史性目标,留给子孙后代一个绿色家园,各国必须凝聚共识、相向而行,这是职责使命,更是气候变化时代国际社会的必然选择。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高碳模式”推动许多国家实现了高速增长。如今,高能耗、高碳排发展难以为继,而低碳转型绝非易事,亟须广泛的资金支持,发展绿色金融对推动绿色转型极为关键。无论对于哪个国家,发展绿色金融都是一项高度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工作,依靠孤力难以长久。所以,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是推动全球绿色转型的必由之途。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走在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前列,主动肩负起责任。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这是中国积极贡献绿色转型国际合作的“顶层设计”与不懈努力。

  而中国金融业也早已行动起来,以务实举措尽绿色金融力量。上周,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金融支持碳中和”圆桌会议并作主旨演讲时表示,中国正在动员各方资金,支持经济可持续转型。金融管理部门正在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强化信息报告和披露、构建激励机制等手段促进资金流入绿色行业和领域,并将尽快制定绿色金融共同分类标准、继续扩大金融业开放,便利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等举措,持续促进跨境绿色资金流动。易纲强调,我们必须要加强国际协调,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加强国际合作,有助于共促亚洲绿色金融发展。作为中国央行,将继续落实绿色投资原则、多渠道加强绿色发展能力建设。

  易纲的表态,道明了人民银行在发展绿色金融上付出的努力,更阐明了国际合作对于绿色金融的重要性。部署有力得当,落实迅速高效。我们看到,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上周印发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对绿色债券这一重要绿色金融工具的支持领域和范围进行了科学统一界定。这有助于提升中国绿色债券的绿色程度和市场认可度,也能够使中国绿色债券更加聚焦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更好地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赋能,推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

  监管行动之外,中国的金融机构也在落实层面积极作为。中国六大国有银行在2020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中,都突出了绿色特征,在绿色运营机制搭建、绿色理念传递、绿色产品创新等方面广泛探索。各类型金融机构也纷纷开展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评估分析,以期更好管控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努力把握绿色转型带来的市场新机。

  推动全球绿色转型,中国担起了重大职责,中国金融业正在积极行动。但也要看到,绿色之路道阻且长,绝非任何单个国家可以独立实现。面对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宏愿,所有国家都应责无旁贷、尽己所能。全球金融业需要紧密协作,激活全球资源,尽可能将资金配置到绿色事业中去,这是气候变化时代赋予全球金融业的使命和责任。

复兴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复兴网立场。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复兴网综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中国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中国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中国复兴时报社 Copyright 2015-2020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