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活动

旗下栏目: 人物 活动

脱口秀演员小佳:我知道观众期待我变成一个“坏人”

来源:未知 作者:复兴网公益 发布时间:2022-11-03
摘要:脱口秀演员小佳:我知道观众期待我变成一个“坏人”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小佳第一次出现在《脱口秀大会》是去年,他穿了一个背带裤,个头小小地,样貌明显较常人有点特别。他刚上台时,镜头还给当时的领笑员杨澜了一个特写,她的表情显示出她的惊讶,这个小小的惊讶能代表许多第一次看到小佳上台时观众的感受。

小佳自己对此也很了然。所以一上台,他就讲了三四个关于他身体的笑话,这是他在线下演出时的习惯,他需要不断开自己玩笑,揭露“房间里的大象”,破掉观众的紧张感。不过到了今年,拜节目所赐,小佳在线下的演出,已经可以省略掉这一步了。观众做好了准备。

小佳本名张佳鑫,2022年10月刚过他28岁生日。他出生在福建省漳州市辖平和县,此地产的蜜柚很出名,小佳说他小时候曾跟妈妈去看过为了推广蜜柚搞的露天大晚会,那是他第一次对“站在舞台上的明星”有直观感受。但直到今天,平和县都没有通高铁,2020年才开出第一家肯德基,2021年终于有了一家电影院。全职讲脱口秀之前,小佳在厦门一个民宿公司做新媒体工作,月收入超过六千。

因为出生时大脑缺氧,小佳到三岁还没有开口说话。他妈妈学来一个方法,开始每天给儿子朗读唐诗,同时让小佳摸着她的喉咙去感知振动。读了几个月,小佳突然开口说话了。到现在,小佳发声时仍然有一些不太顺畅的痕迹,不过不明显。

作为脱口秀演员,小佳从业时间并不长,但是因为身体特殊而获得了额外的关注。对创作者来说,毋庸置疑,身体障碍是不可多得的素材。我们跟小佳就是从这一点谈起的,除了创作和身体优势,我们还谈到了他敏感与自卑的少年时代,他的父母和家乡,以及一些与此有关的和解。

以下是小佳的讲述。

讲述 | 小佳

记者 | 驳静

“地狱笑话”

今年《脱口秀大会》第二轮播出后,我学到一个新词,叫作“地狱笑话”,弹幕里学来的,弹幕说,“真是被小佳的地狱笑话笑死”,还有说,“你就是我的阎罗王”。

我去一查,所谓地狱笑话,是我要去呈现一个“坏人”的状态,或者展现一些比较阴暗的想法。比如去年我讲那个在公交车上威胁小学生的段子,包括今年我说我很想要接商务,都属于这个类型。

《脱口秀大会》剧照

脱口秀表演的观演关系中,演员倾向于充当那个生活中的“下位者”,也就是经常被生活欺负的那种类型,而我天然就是了,所以我讲缺德笑话能被观众接受。我在舞台上的人设可以说挺“完美”的,克服很多身体困难,精神面貌又积极向上,所以观众会期待我有一些改变,期待我可以偶尔做一个“坏人”,甚至去做一些缺德的事。我想了想,确实,其他演员里能讲这些的确实不多。一不小心,这成了我的优势。

我的身体障碍,说起来,也是我的优势,甚至有演员会真的很羡慕我有身体障碍可以作素材。我自己当然也认识到这一点。我经历过这些难过、痛苦和悲伤,又恰好遇到脱口秀,它们就变成我创作的素材,别人没有的素材。但与此同时,身体障碍也是我表演上的劣势啊,因为观众审视的眼光会复杂一些,看其他脱口秀演员,可能看文本就行了,而我得先让观众接受我这个人,我才能去讲其他东西。舞台也把我的身体缺陷放大了很多倍,作为素材它是一个优势,但我需要去接受观众的另一种审判。

你现在来听我的线下,比如说今天讲15分钟,基本上没有关于身体的段子了,讲的都是像其他“普通”脱口秀演员一样,对生活的观察。但这是拜节目所赐,上节目之前,不是这样的。

上节目之前,我得有两三分钟是一直开自己身体的玩笑,得把那个东西破掉,否则,观众不接受你,他们会害怕。我有一次在洛阳演出,第二排坐了几个妈妈,我看她们的反应就是好像担心我会在台上摔倒,我印象很深,因为整场下来她们都没有笑。

那天我收到一条私信,大概说的意思是,小佳你就不能站在舞台上,你如果真的想要创作,老老实实做一个幕后编剧就好。我看到这个私信,心里面“咯噔”一下,因为这个观点我好熟悉啊,几乎就是我们(身体障碍人士)处境的一个缩影。比方说,很多人也认为,身体障碍人士就不应该出现在马路上,而应该好好待在家里,这个想法跟这条私信本质上是一样的。

当一个像我这样的特殊人士走在路上,会有这种被路人审视的感觉。我在舞台上的感受会好一些,因为我默认舞台天然就是有审视和审判的,所以我能接受。以前,碰到这些审视,我会感到伤心,不是愤怒也不是委屈,而是伤心。现在我可能自信一些了,可以不去在乎了,但不在乎和它不存在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一直觉得我参加节目其中一个意义,是让大家看到更多可能性。

很多人会问我怎么看“关上一扇门,打开一扇窗”,这个话题我在节目里也讲过,我说的是,“我这样的去爬窗,会不会有点不大方便啊”。其实我觉得老天给你关上一扇门,门它就是关上了,关得彻彻底底。在一个密室里怎么去逃脱,去找到自己的机关和密码,得靠自己的努力。能不能开到那扇窗,是自己要决定的事。

对我来说,脱口秀这扇窗,是一个非常大的“机缘巧合”,我的感觉就是,那一刻,命运想让我去发掘更多东西。如果没有那一次去上开放麦,那次如果没有获得正向反馈,哪怕开放麦那天,肚子痛去不了,可能我现在就在过一个上班族的生活。朝九晚六,上班下班,健身房,看剧,逛街,我觉得我不会去接触脱口秀。

但我会觉得,节目带来的关注,会消失。

我整个成长过程,都是患得患失。比如一个曾经很亲密的朋友疏远了,我会非常在意。我现在确实得到了很多东西,看上去挺荣耀的,挺成功的这些东西,在我眼里,它不会长久地留在我这样的人身边。我一直保持这种心态,告诉自己,关注和喜欢,这些都是流量,流量会消失,我如果在这种状态里感到舒适,不去为最坏的情况做心理准备,到时候会很难接受。

“自我证明”

我出生后一直不会讲话。我妈妈不知道听谁说,每天对我读唐诗,让我摸她的喉咙,感受发音,这样读了几个月,突然有一天我就开口说话了。那时我都三岁多了。

但亲戚早就开始说三道四,觉得我可能没什么希望,长大后不会中用,会很孬,这样的儿子以后没办法养老,就是这些话,所有的亲戚,包括我外婆都有劝过我爸妈说,要不然再要一个。我记得我四五岁的时候,亲戚们会当着我的面跟我爸妈讲这些,仿佛小孩子听不懂别人在讲他坏话。

再加上,我们闽南人有很强的宗族观念,亲戚间联系紧密。有一个算是蛮近的亲戚,他跟我爸妈说,你这小孩,要是有什么出息,我就把耳朵割了。那一年我要上一年级了,我爸妈当时在考虑,是在镇上读,还是去县城好一点的小学。那个亲戚跟我爸妈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在旁边。这句话我就一直没有忘掉。

大家讲得多了,我爸妈不可避免地听进去一些。我们家当时住的房子是我爸单位宿舍,卧室和客厅是用纸板隔的,有天晚上9点多,我上床睡觉,听到爸妈就在聊亲戚们的建议,要不要再生一个。可能我爸妈只是闲聊,我还那么小,听在那时候我的耳里,会担心,我爸妈是不是也嫌弃我。

而且我爸确实会属于爱“揭短”的性格,他有时候会直接跟我说,你考不好,就是因为身体这样,你有没有想过要改变。我就问他,怎么改,他就不说话了。上大学之前,我一直认为他也跟亲戚们一样,嫌弃我。(一直到我成年后,父亲逐渐老了,开始说出内心的想法,我才理解到,他是嫌弃他自己不中用,然后投射到我身上。

而我当时,确实又没办法考一个好成绩,去证明自己。

我中学语文没有一次是及格,从初一到高三一直都是,因为我写不完作文。我右手相对来说问题比较大,不是说没力气,而是做不了太精细的动作,所以写字我是用左手,于是也写得很难看。800字的作文,我最多能写到三四百字,考试时间就到了。我也试过先写作文,但是因为我字写得不好,哪怕完成800字,分数也不会高,再加上前面的考题一片空白,不论怎么考,语文都不会及格。包括高考,也没及格。

但有意思的是,我又比较擅长写作文,文学感比较强。初中和高中,老师都派我参加过市里的作文比赛,我都拿过奖。因为这种比赛,不用赶时间,还可以在家里用电脑打出来。语文老师大概对我属于又爱又恨的,恨我语文成绩总拉全班后腿,又爱我作文能从市里拿奖。所以我整个学生时代都在寻求鼓励,别人看来可能是比较虚荣的状态。比如,我很希望别人能经常夸我,稍微有一点成绩,我会广而告之。我会问我的朋友,我拿到作文奖,我是不是很棒;我会拿着奖状,非常高调地展示给来家里的亲戚,我就想看他们脸上的神情,想让他们觉得我挺有用。后来工作了,有进步有起色,我也会希望让大家知道。

小时候听到大人当我面说我坏话,他们以为小孩子听不懂,其实我不仅听懂,还记在心里。我当时的想法都是,我现在没办法证明自己,等我以后稍微有一些风光,我就展示给你看。工作几年后,在家里碰到那个亲戚,我还有问过他,我说,你当时说我如果有出息,就把耳朵割掉,你看我大学毕业也找到好几千块一个月的工作,你看看是不是要把耳朵割掉。我是开玩笑语气讲出来的,但我想问他这句话的心是真的。

但他说,他忘记有说过这样的话。

去年我突然上了《脱口秀大会》,这肯定算是一种成绩,一种证明。但我却没有了那种要去证明自己的心态了,哪怕嘲笑过我的亲戚坐在我面前,我也不会说,我把节目片段给您看看。我现在对这些亲戚的感受是,别太沾边。所以其实我并不知道,亲戚们现在对我的态度是不是有改观,我也并没有在乎了。

在乎对我好的人就够了,比如我姑姑。姑姑是除我爸我妈之外,第二个最疼我的人。小时候,我妈要是有事情不在,基本上会送去姑姑家。但我姑姑跟我爸一样,也属于会揭短的性格,小时候她会跟我说,你这个手要好好练一练,要不然以后出去找工作谁会要你。她现在的朋友圈里全是与我相关的内容,看上去,全家人最为我高兴的人就是她。

但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很希望去跟那些亲戚好好聊一次,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是很想知道他们的偏见究竟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对一个孩子会有这么大的恶意。能不能因为我,消除对障碍人士的偏见。我觉得如果有这样的谈话机会,算是一个跟过去更深的和解。

排版:树树/ 审核:同同

责任编辑:复兴网公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2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