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广东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民生发展“目标清单” 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7万座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复兴网深圳

深圳新闻网2024年1月31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林咪玲 周倩)1月30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深圳市民中心礼堂开幕。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深圳将有哪些新目标,让市民有更多新获得、新期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清单”,通过一串串数据,生动展现了新一年深圳民生的“发展路线图”。

■ 教育

实施百万学位建设计划 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7万座

教育是民生大事,新的一年,教育领域将有哪些举措,可以让家长为孩子上好学“少揪心”、为孩子读好书“少烦心”,让孩子在学校“更开心”?

报告中“要加快实施基础教育百万学位建设计划”的信息令人振奋,其中包括新增优质中小学教育集团15个,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校130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7万座,加快打造一流特色高中,建成投用深汕高中园。

报告同时强调了要健全“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的重要性,要巩固深化“双减”成果,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体教、艺教、卫教深度融合,全面推行“每天一节体育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劳动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 医疗

高水平建设健康深圳 新增床位8000张

翻阅报告,字里行间,多的是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报告指出,要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要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更健康。为此,要高水平建设健康深圳,包括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二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等项目,建成市大鹏医院、质子肿瘤治疗中心等项目,新增床位8000张。

在深圳,如何让市民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计划,比如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新增2个以上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加快建设2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0家研究型医院。要建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增社康机构35家以上、全科医生500名以上。深化医保支付方式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体系。

■ 出行

打造世界一流“超充之城”,力争超充站达1000座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已成为城市交通出行的重要一环。报告指出,要建设全球数字能源先锋城市。构建广泛覆盖、均衡合理、安全高效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完善超充设施建设管理标准,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加快推广光储超充、车网互动应用,新建充电桩5万个、综合能源补给站10座,力争超充站达1000座,实现超充站、充电枪数量超过加油站、加油枪数量,公共充电桩车桩比满足市民群众需求并逐步实现车网互动全覆盖,打造世界一流“超充之城”。

“一杯咖啡、满电出发”。在此基础上,同时要完善提升光储充放一张网,有序推动全市分布式能源电力设施资源全量接入,建设虚拟电厂管理平台3.0、实时可调负荷提升至75万千瓦,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构建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打造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中心,持续提升核心技术、关键产品和成套解决方案的全球市场“含深度”和国际竞争力。

■ 住房

加快实施“三大工程”,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0万套(间)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如何解决年轻人的住房问题?根据报告,在2024年的住房领域,加快实施“三大工程”是重要举措。为此,深圳将统筹考虑超大城市人口发展趋势和多层次住房需求,结合产业发展布局、区域功能优化和轨道交通建设,完善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两个体系,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便捷化、可负担、全智能”保障性住房建设供给,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0万套(间)、供应分配6.5万套(间),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工薪收入群体解决住房问题。

城中村改造对于许多深圳人来说,更是关乎到如何“住”进美好生活的一件大事。报告指出,深圳将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坚持“拆、治、兴”并举,如采取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快实施60个城中村分类改造项目,完成10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物业管理服务品质。

■ 社保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新增就业18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民生温度。报告指出,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就业优先,加大市场主体纾困扩岗支持力度,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人群等群体就业服务,新增就业18万人,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创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

同时,要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新增长者服务中心(站)23家,发展银发经济。加强对孤寡老人、困难儿童、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等群体的关爱帮扶。此外,要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新增托位2.2万个,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 宜居

打造乐享生活的宜居城市 加快贯通15个生态廊道

“打造乐享生活的宜居城市”是今年报告提及的目标之一。报告强调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并指出要新增生态修复面积14.6平方公里,争创国际湿地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植物园。完善“一脊一带二十廊”城市生态脉络,加快贯通15个生态廊道,开展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打造40条特色步道、特色林荫道,新建改造绿道300公里、碧道150公里,让踏绿穿林、溯溪环湖成为市民绿色休闲新风尚。

提及“乐享生活”,少不了要解决好市民日常生活关心的停车、出行、用水等问题。报告提出,要完成200个小区优质饮用水入户和400个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项目。加大停车资源开放共享,新增停车位15.0万个以上。深入开展机场、口岸、高铁站、学校、大型医院、重点商圈、热门景点等的交通综合治理,让市民出行更畅通,路上节约一刻钟,排队少等十分钟。

■ 环保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样本 创建污水零直排小区2400个以上

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深圳蓝”可持续行动,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加强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完成100家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和原辅材料替代,全面禁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PM2.5年均浓度力争降至15微克/平方米,臭氧浓度指标稳步进入下降通道,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7.0%以上并提升达优率。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完善雨污分流官网系统,加快建设4座水质净化厂,新建、修复污水管网50公里,创建污水零直排小区2400个以上,持续提升污水集中收集率并稳定保持在85.0%以上。全面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和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新增光伏发电装机20万千瓦、气电装机18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提升至80.0%。加快发展绿色交通运输体系,新推广新能源汽车12.0万辆以上,清洁化替代公共领域车辆、作业机械250台以上。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