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安徽

旗下栏目: 北京 上海 广东 河北 天津 海南 山西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中科院首个开放创新试点为何选中合肥

来源:安徽新闻-安徽日报 作者:复兴网安徽 发布时间:2023-05-22
摘要:近日,磁约束聚变能研究开放创新试点在合肥市正式启动。据悉,这是中科院启动的首个开放创新试点领域,此举意味着我国正依托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建设国际一流聚变研究共享基础设施,携手全球科学家创新开展覆盖全球时区的EAST“三班制”物理实验,朝着人类终极

近日,磁约束聚变能研究开放创新试点在合肥市正式启动。据悉,这是中科院启动的首个开放创新试点领域,此举意味着我国正依托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建设国际一流聚变研究共享基础设施,携手全球科学家创新开展覆盖全球时区的EAST“三班制”物理实验,朝着人类终极能源加速前进。

首个开放创新试点为何在合肥?“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开放创新试点从中科院首批67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其原因离不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根植于安徽省这片创新沃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介绍,目前,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与欧美俄日等40多个国家超过120家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通过模拟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在地球上建造“人造太阳”,从而获得无穷无尽、清洁环保的能源,这是科学家一直以来的梦想。今年4月,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EAST核聚变实验装置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式运行新的世界纪录。据了解,这是EAST开展的第122254次实验,对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

历经半个世纪,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对磁约束聚变的研究,突破了重重难关与挑战,创造了一项项世界领先的成果。从合肥超环(HT-7)到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从EAST辅助加热系统到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依托四大核聚变研究领域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所在的合肥“科学岛”已经成为全球核聚变研究的重要基地。

同时,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成为国家开放共享大科学装置标杆之一,入选全球研究基础设施高官会(GSO)、国际经合组织(OECD)和金砖国家(BRICS)大科学装置开放目录或典型案例。中法聚变联合中心、中俄超导联合质子中心、中美国际托卡马克合作研究中心、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等相继落成并运行,不断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创新成果。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还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帮助东南亚、西亚、南美、北非等地核聚变新兴国家的相关学科和实验装置建设。创新开展“三班制”联合物理实验,打造覆盖全球时区的EAST三班物理实验,每年度半数实验提案来自欧美合作单位,EAST装置实验数据对全球开放共享,全球合作者可无障碍远程参与。

“试点的启动标志着科研范式发生转变,未来将在科学岛及其周边打造一个适宜外国青年科学家学习工作生活的生态空间,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通过国际合作实现让创新合肥越来越有‘国际范’,营造全球智力资源宜居宜业的‘大生态’。”刘建国说。

如何打造开放创新生态典范,引领全球聚变能发展?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云涛介绍,要构建深层次、多体系国际合作网络;推动大科学装置建设和聚变科学技术研究;打造国际化人才高地,汇集一流聚变人才;要高质量建设和管理国际化的科研生活环境。

据了解,以此次开放创新试点为契机,磁约束聚变研究将不断深化重点合作,拓展合作对象和合作领域,推动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进展,谋划推动聚变能国际大科学计划,同时进一步加大引进国际人才力度及提升国际化水平,扩大国际合作和开放创新的深度与广度,加快推进磁约束聚变研究不断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本报记者 鹿嘉惠)

责任编辑:复兴网安徽

上一篇: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3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