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安徽

旗下栏目: 北京 上海 广东 河北 天津 海南 山西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青春“志愿红”温暖一座城

来源: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作者:复兴网安徽 发布时间:2022-09-28
摘要:9月15日,在双创周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志愿者为嘉宾做引导服务。 今年8月初,志愿者在高速道口引导车辆。 扩大“朋友圈”,凝聚公益力量 “能帮助来自世界各地的厂商通过世界制造业大会这个平台,看到安徽制造正通过创新引领,推动产业向安徽‘智造’转型升级,我感到无

9月15日,在双创周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志愿者为嘉宾做引导服务。

今年8月初,志愿者在高速道口引导车辆。

扩大“朋友圈”,凝聚公益力量

“能帮助来自世界各地的厂商通过世界制造业大会这个平台,看到安徽制造正通过创新引领,推动产业向安徽‘智造’转型升级,我感到无比激动,为家乡的发展喝彩,为祖国的成就自豪。”近日,两次参与服务世界制造业大会的志愿者、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李志鑫感慨道。

2021年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李志鑫每天只休息不到5个小时;今年世界制造业大会,他再次和其他志愿者们承担了嘉宾接待、活动指引、展厅服务、外语翻译、后勤保障、疫情防控等工作,为大会顺利召开保驾护航。这些青年志愿者,成为合肥重大赛会服务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近5年来,团市委共组织1万余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国家级、省级赛会志愿服务近30场。”合肥团市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负责人说。

“您好,请扫健康码!”“请出示行程码!”……今年暑期,连续的高温天气令人难以忍受,而在合肥各个高速道口,一个个身着白色防护服的年轻身影始终坚守在这里。

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的大三学生李心玥就是其中一员。在蜀山高速道口服务的她,有个外号叫“拼命三娘”。高温天气下,穿着防护服,戴着N95口罩,罩着防护面罩,随着气温攀升,汗水捂在防护服里,既闷热又难受。李心玥持续在道口服务了30多天,扫码、查码、核验、引导核酸采样……“我们多做一点,一线的防疫人员就能多休息一会儿,他们才是最辛苦的。”李心玥由衷地说。

在今年暑期的“青年顶岗”高速道口志愿服务活动中,合肥团市委设立“一日一报名”的社会招募方式和“一日两班岗”等岗位设置模式,增设12345热线报名渠道,迅速组建起1万余人的青年志愿者信息库,累计1万余人次参与高速道口值守,在广大青年中掀起暑期志愿服务热,扩大了志愿服务“青年朋友圈”。

会展服务、疫情防控、社区治理、防汛救灾、文明创建……近年来,合肥团市委整合优秀社会组织和青年志愿者骨干,不断延伸志愿服务“触角”,壮大基层志愿服务力量和“朋友圈”,凝聚公益力量,用爱心温暖着这座城市。

志愿服务是付出,更是收获

“志愿服务是付出,更是收获。我也记不得我第几次参加志愿服务了。”多年来,李志鑫先后组织过“朝阳牵晚霞”“放学来吧”“七彩假期”等多个志愿服务项目。2020年春节期间,他到社区一线参与疫情防控,连续值守42天。

社区是青年志愿者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的吴军军是一名精神医学专业大四的学生,每周的周三下午和周六全天都会出现在合肥市瑶海区春华社区柏庄春暖花开小区,参与疫情防控,宣传科学预防知识,清理卫生死角等。“深入小区,服务居民,让我真正得到锻炼和成长。”吴军军感慨地说。

“参加志愿服务虽然少了许多休闲时光,但我收获到的是其他同学体会不到的满足与快乐。”今年暑期参加“青年顶岗”高速道口志愿服务的安徽理工大学学生吴天宇说。

“参加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让我真切地懂得了遵守交通规则、文明交通出行的重要性。如今,我的同事们也和我一样加入到了文明交通出行的行列里。”美团青年志愿服务队“00后”骑手杨浩说。

今年上半年,家住瑶海区槽冲社区的张娟霞和妹妹张春霞一同在卡点值守,共同担任社区守门人,“虽然感觉很辛苦,但深深理解了城市和社区的安宁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受灾群众回家的那天,有好几位妇女拉着我的手,我们都依依不舍。在安置点的志愿服务让我感觉到被需要是一种幸福!”2020年参加防汛救灾的志愿者亢露说。

“我是一名‘95后’外乡人,毕业后留在合肥工作。参加‘走读老城’志愿服务活动,让我深入了解了合肥老城的人文历史,也更喜欢合肥了。”志愿者李雅静说。

合肥市安庆路第三小学三年级学生田子馨是一名小志愿者,参与社区的疫情防控宣传、垃圾分类劝导、关爱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和小伙伴们一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我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社会实践知识,也让我领悟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价值。”

“只要有时间我就去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我的影响下,公司里的很多青年也和我一起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来自安徽力聚建设有限公司的志愿者赵明说。

探索建立新机制,提升志愿服务发展力

“多亏了口罩天使中途宿舍,让我的孩子能够在这里安心居住、安心治疗。还有志愿者、爱心人士来这里探望,陪孩子们画画、讲故事、做游戏,让我们非常感动。”来自安徽宣城的白血病患儿小江(化名)的父亲感动地说。

去年8月,小江被确诊患上白血病,这对于经济状况本就不好的其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后来,父亲带着孩子来到安徽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在病友的介绍下,他们住进了由合肥团市委链接公益组织创办的口罩天使中途宿舍。这个可以免费住宿、做饭,还有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捐赠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的地方,大大节约了异地就医的生活开支。

“口罩天使——守护白血病儿童计划”志愿服务项目是合肥团市委培育、扶植的项目之一,目的是通过发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对白血病患儿这个特殊群体给予关心和关爱。今年8月,该项目获得全省青年志愿服务金奖。

近年来,合肥团市委采取“培训季+项目赛”全方位培植模式,全面提升志愿服务“发展力”。连续5年开展“培训季”活动,累计培训志愿者骨干5200余人,共推荐75个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在省赛中获奖,在全国赛中实现金奖“零的突破”。“我们的项目从最初的策划到最终的落地,离不开团市委的助力和宣传。”“口罩天使——守护白血病儿童计划”项目负责人王大成说。

高效的志愿服务,得益于制度的保障。去年10月底,合肥团市委提出并起草的《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管理规范》正式实施,这是全省首个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省级地方标准。在落实好标准的基础上,合肥团市委紧密联系各高校团委,建立高校志愿者组成的大型赛会青年志愿者储备库,确保参与赛会志愿者来源稳定。此外,合肥团市委还颁布《安置点志愿服务工作指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指引》等,为全市各级团组织画出详细的志愿服务管理“流程图”。

数字赋能,让志愿服务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目前,合肥团市委正打造志愿者信息化服务板块。“打开合肥通App首页,志愿者可以在平台上,通过活动招募、志愿地图等入口,便捷参与志愿服务。”合肥团市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负责人介绍,“我们会尽快将平台推广上线,接入线上积分兑换、志愿服务培训、免费志愿者保险和志愿时长证书等一系列服务,实现对志愿者的激励嘉许和服务保障。”

合肥团市委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将继续引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这一“社会课堂”,锻炼学习、提升自我,实现青年人才和青春合肥共成长的“双向奔赴”。(记者 许蓓蓓 许根宏 通讯员 王丛 郭晓彤)

(本栏照片由合肥团市委提供)

责任编辑:复兴网安徽

上一篇:“个性化服务”助企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最火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2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