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贵州

旗下栏目: 北京 上海 广东 河北 天津 海南 山西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故乡有种妈妈的味道 呵护未来的种子

来源:多彩贵州网 作者:复兴网贵州 发布时间:2021-06-21
摘要:编者按: 国以农为本,粮以种为先。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

  编者按:

  国以农为本,粮以种为先。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种子,是作物的生命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

  在贵州苗岭深山的从江县高增乡美德村,有一座“种子博物馆”。75种农作物种子陈列其中,它们由黔桂滇三省16个村寨的返乡青年搜集。

  这16个村寨的青年,年轻时离开故土漂泊异乡,但心里都揣着一颗让家乡更美好的种子。他们重新回到家乡后,与村寨有了更紧密的连接。

  他们为故土山川留下一粒种子,想让老品种农作物伴随吊脚楼代代生长;他们为民族记忆埋下一粒种子,想让子孙后代感知祖辈生活与歌谣;他们把孩子当作一粒粒种子,想为村寨种下希望。

  种子,为乡村振兴带来生机。

本网记者 吴蔚 李思瑾

  从江县美德村“云上粮仓”的走道,4米多宽,是当地传统榫卯结构吊脚楼走道的3倍。设计者吴凤英说,这样安排,是为村里的孩子腾出活动空间接受自然教育。自然教育,即体验者于生态自然体系下,在劳动中接受教育。

  自然教育成为美德村孩子的周末课程已有3年多。5月29日,吴凤英白天带孩子们去田地里参加完农事劳作,孩子们就嚷着要去粮仓提前开展儿童节活动,理由是在外打工的父母周末不上班,可以通过手机在活动直播里看到他们。

  有些孩子即将离开村子去镇上读中学,自发表演了小合唱《送别》和《世上只有妈妈好》。孩子们说,不管走多远,都不会忘记“妈妈味道”。

美德村里有家名为“妈妈味道”的零食店

  村里零食:寿司披萨

  “云上粮仓”建起来之前,孩子们课余时间的聚集地,是在村口一家名为“妈妈味道”的零食店。

  零食店的老板,是吴凤英和另外四位“妈妈”。妈妈们都是为了陪伴孩子从沿海地区回到村寨,却发现村小周边小卖部售卖的零食不少是三无产品,孩子们食用后不时会发生起红疹、拉肚子等情况。

  吴凤英想起在外务工时,女儿曾说过一句话:“你再不回来的话,我的童年就没有你了。”既然回来了,就要守护着孩子健康长大。吴凤英和妈妈们商量:“开一家零食店,用当地的食材,做传统的零食。”

“妈妈味道”零食店发起人吴凤英

  2019年4月,“妈妈味道”开业,放学的孩子们蜂拥而至。有炒面、炸土豆、南瓜饼等小吃,也有红薯粥、糖水爆米花等甜点……零食的价格大多在1元到3元之间。

  零食的食材来源于哪家,抑或是购买于集市,墙上的白板都写得清清楚楚。他们还特意设置了投票栏,孩子们想吃什么,就画“正”字投票。

  开业半月,有孩子提出:“你们会做披萨么?还有汉堡包啊、寿司啊,电视里看着可诱人了,我们也想尝尝。”

  吴凤英买来美德村第一个烤箱,用糯米粉做个饼,上面撒一些玉米粒、萝卜丁、黄瓜丝,做成了美德村版的披萨;孩子们吃不惯海苔,她们就用山间采摘的野菜叶,包裹本村种植出的糯米和蔬菜做成寿司。孩子们吃得很开心。

“云上粮仓”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教村寨里的孩子学会垃圾分类

  “妈妈味道”店铺里还有一些特别的小设置:收集20个空矿泉水瓶可以抵一块钱;没有一次性打包盒,但有陶瓷碗可打包,用完再送还回来;四张餐桌,都配置了平板,可点播“妈妈们”拍摄的视频,采摘蔬菜、烹饪食材的过程都有。

  孩子们都遵守规则。2000多个空瓶子被“妈妈味道”零食店回收,为孩子们兑换了100多元的零食;陶瓷碗通常会在第二天就会被送回,只有一位二年级小姑娘“拖延”了3天,她带来连连道歉说“忘记了”……

  “就像一颗小种子埋进他们的心里。”吴凤英希望,孩子们能崇拜自己的村寨,并真心喜爱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生态食材。

  周末课堂:认识山林

  美德村有很大一部分孩子的父母在外务工。

  一个叫灵陇的6岁小男孩,每天放学路上都会捡一些光滑的石头,他认为是“宝石”。“他说卖了‘宝石’赚满1000元,妈妈就可以不用外出务工了。”吴凤英认为,孩子们不仅需要健康的身体,还需要心灵上的抚慰,外出的人还未归来,在家的人就要帮着陪伴,“我们是村里所有孩子的妈妈。”

美德村的孩子们专属的“村规民约”

  每逢周末,妈妈们就领着孩子们上山搞户外活动,引导孩子尝试山上的野果、草药:“这是妈妈们小时候吃的。”

  一种叫“茅草根”的植物,细细的,可像嚼甘蔗那样嚼汁。“有点泥土的味道。”“嚼起来甜甜的。”“白一点的茅草根更甜,黄一点的有些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慢慢认识自己的村寨和山林。

  孩子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之一是去森林里搞“无痕山林”的烧烤。像他们的祖先们一样,来时不带白色污染,去时也不留下安全隐患。

  他们将竹子劈开盛菜、用一种蕨类植物的根当作筷子,使用完洗净,放到避雨的地方。离开时篝火燃尽,灰烬撒开,恢复地面原貌。

  除了体验农事、认识自然,他们还成立了一个小合唱团,定期排练。

  2019年11月,吴凤英带着小合唱团登上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他们以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编曲,融入侗族的乐器和描述了侗寨劳动场景和丰收画面的童谣《青蛙歌》,成功演绎了《稻香丰年》。

在凤英带领下,美德村的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山村,走上舞台,去到首都北京

  去年底“云上粮仓”落成后,孩子们有了专属室内活动场地,他们效仿村规民约,讨论了一些“约定”:“不能玩火”“不能玩超过半小时的手机”“不能乱跑,去哪儿都要跟老师说一声”……投票选定了10条,在白纸上写下来,每人都签字。

  5月,到了种植蓝靛的季节,孩子们又跟着种下蓝靛,讨论着怎么将旧衣服通过染色来翻新。

  “孩子们的未来和村寨的未来是紧密相关的,他们也是村寨的种子。”吴凤英希望,孩子们在稻香、歌谣和爱中长大。

  吴凤英平日里常穿着蓝布衣裙,娴静地坐在粮仓教孩子们用蓝色的蜡染布扎蝴蝶结。孩子们眼中,吴凤英就像深蓝色天幕上月亮,守护着村寨的记忆,也守护着他们心中的种子生根发芽、寂静生长。

责任编辑:复兴网贵州

上一篇:记者调查:27年贵阳物业的突围之路

下一篇:没有了

最火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中国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中国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中国复兴时报社 Copyright 2015-2020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