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江苏

旗下栏目: 北京 上海 广东 河北 天津 海南 山西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地评线】听·见︱从2023“十大语文差错”里,我们读出了什么?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复兴网江苏 发布时间:2024-01-04
摘要:“多巴胺”的“胺”误读为ān、“账号”误为“帐号”、误让岳飞自称“鹏举”……1月3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以“集中纠错”的方式,向社会普及语言文字知识,此举无疑有利于减少社会语文错误、激发全民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新江苏评论员 苏心

“多巴胺”的“胺”误读为ān、“账号”误为“帐号”、误让岳飞自称“鹏举”……1月3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以“集中纠错”的方式,向社会普及语言文字知识,此举无疑有利于减少社会语文错误、激发全民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语言文字与我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规范、准确、生动地使用语言文字,对于人们交流沟通情感、表达思想认识和传承文化记忆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我们的语言文字包容并蓄,不断接纳着更多生动鲜活的流行语、网络用语,另一方面,也有必要定期给其纠错,保持语言文字的规范性。

从《咬文嚼字》发布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来看,不少内容重点关注重大新闻、热点事件报道中的差错。比如误称白居易修建“白堤”,《咬文嚼字》作出的细致解读是,2023年9月至10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杭州的各种人文胜景一时广受关注。有文章和报道中称,白堤是白居易修建的。其实,白堤在白居易到杭州之前就已存在。将语文差错与重大社会热点结合、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之下,不仅有助于公众重视和纠正语文差错,也便于公众了解差错出现的前因后果,掌握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深层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在媒体报道中,《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表示,观察“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以及这一年度的社会语言生活,短视频成差错泛滥区。网络时代,时下火爆的短视频平台上,为方便网民观看,很多短视频都配了字幕。不过,有网友发现,一些短视频字幕从标题到内容错别字频出,甚至短短十几个字的字幕里,就有两三个错别字。

这些短视频中,有的转发量以万计,点赞量更是高达几十万,影响力不容小觑。一旦默许这些短视频中的语言文字错误长期存在,极大可能模糊我们对正确字词写法和用法的认识,削弱汉语言文字的规范性,也或许会污染整个短视频行业的健康生态。

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并非小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就有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语言文字作为内容输出的重要载体,短视频创作者和平台监管方都应该重视汉字的规范使用。对于优质短视频创作者与合格的短视频平台而言,能够正确使用汉字理应是基本要求。

更进一步而言,我们的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系血脉,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理想信仰、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推进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传播。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保持语言文字的纯洁性,不仅需要有严谨的态度,更需要成为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

当然,遏制语文差错泛滥、推动语文规范运用,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起码《咬文嚼字》发布的“十大语文差错”,已经向社会释放出了一种期待语言文字健康发展的积极信号。

自2006年开始,《咬文嚼字》编辑部已连续18年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这样做的目的并非“炒作”,而更多是以此方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让语言文字规范使用成为公众的关注焦点,也让热爱语言、敬畏文字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责任编辑:复兴网江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3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