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辽宁

旗下栏目: 北京 上海 广东 河北 天津 海南 山西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一抹环卫橙温暖一座城——写在沈阳市第三十二届环卫工人节之际

来源:沈阳晚报 作者:复兴网辽宁 发布时间:2022-10-26
摘要: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穿着橙黄色的工作服,每天清晨迎第一缕晨曦而来,傍晚伴最后一缕阳光归去。他们,就是城市美容师“环卫橙”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穿着橙黄色的工作服,每天清晨迎第一缕晨曦而来,傍晚伴最后一缕阳光归去。他们,就是城市美容师“环卫橙” !  10月26日,是属于他们的节日——沈阳市第三十二届环卫工人节。在这个美好日子,让我们对他们说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

  一把扫帚、一只垃圾袋扮靓美丽家园

  “唰……唰……”凌晨,整个城市还在沉睡,环卫工人清扫大街时的声音回荡在沈阳的大街小巷。

  每天凌晨4时许,昏黄的路灯下面,环卫工人张文海总会出现在街路上,伴随着“唰……唰……”的声音,一把扫帚、一个自制的垃圾袋,就是他的工具。长年干清扫马路的活儿,他的10根手指遍布老茧、裂纹,但他顾不上这些。

  正值深秋,纷纷扬扬飘落的落叶成为深秋别样的风景。但秋季清扫,却是环卫工人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除了清扫落叶,路面上一些已经扁平的烟头也都一个不落地被他拾起。

  “每一个环卫工人都是这样的!”他骄傲地告诉记者,每年春节、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假日是最为忙碌的时候,别人忙着过节,而张文海和同事们却忙着工作。因为节假日期间,是垃圾日产量最多的时候,工作量几乎是平时的几倍。张文海主动放弃全部的休息日,一心扑在了岗位上。用他自己的话说:既然自己选择了环卫事业,就当好一辈子的城市美容师,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沈阳的环境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诠释“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 的奉献精神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守护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保障力量,包括张文海在内的全市3万多名环卫工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奉献精神。

  32年间,环卫行业作为城市的缩影,见证了城市文明的发展、城市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进步。环卫工作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尊重。全市9个主城区总作业面积2.24亿平方米。现有清扫车辆1014台、垃圾收运车辆1938台、除雪车辆2018台、公共厕所1023座、垃圾收集站311座、生活垃圾焚烧厂3座,日总处理垃圾量6785吨。环卫在岗职工3万余人。环卫作业模式由单一清扫路面的平面保洁模式,发展到平立面一体化作业;道路清扫机械化程度从不足20%增加到91.3%,机扫车、洗扫车、护栏清洗车等大量机械的运用,不仅大大提高清扫质量和效率,更是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作业安全事故率;管理模式从简单粗放,向精细管理转变,综合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科学完善高标准的运行管理机制,实现了环卫管理工作的数字化、标准化、常态化和全覆盖。

  2015年全市实施了“绿色除雪”战略,市区财政投资两亿余元资金,新增扫雪、抛雪、除冰等除雪机械354台,完成由推为主向以扫为主的机械转型,规定仅在桥梁坡路、匝道等重要节点抛撒融雪剂,当年融雪剂使用量下降86%,真正实现了绿色除雪。通过一代代环卫人的努力,不断改变工作手段,不断转变工作思维和理念,使环卫行业逐步从清扫保洁发展到循环经济,从简单劳动发展到科技驱动,从夕阳产业发展到朝阳产业。

  推进厕所革命解决民生之需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1993年,全市共有公厕8000余座,其中水洗公厕75座,距国家卫生城10%的标准相差甚远。沈城逐年开展公厕建设改造工作,从自身实际出发,抓住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大机遇,制定了沈阳市厕所革命行动纲要,确定了公厕建设(改造)总体目标。在满足公厕数量达标、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一厕一景的效果的同时,全面提升公厕服务和内部环境,制定公厕精细管理细则,在重要商业区布局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厕所,拓宽了公厕服务功能。完善公厕标识,安装气幕、烘手器、纸盒等必要设施,增加绿植,亮化美化,丰富购物,全力为市民营造温馨如厕环境。

  实施“互联网+公厕”计划,提供手机找公厕、用公厕、评公厕功能,提升市民找公厕、用公厕的快捷性和有效度。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公厕监管,加强公厕建设管理大数据的分析与运用,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推进垃圾三化处理 展现城市良好生态

  加快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沈城垃圾处理方式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垃圾处理率不足5%的无序填埋模式,到进入21世纪的100%填埋处理,再到如今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保洁和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95.1%行政村的常态化管理,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跨越式、一体化发展,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生态环境。

  以制度建设为核心,《沈阳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沈阳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等相继出台,为生活垃圾管理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建立了“三化”处理工作长效机制。生活垃圾无害化收集、运输、处理体系日趋完善,全面推行垃圾收运标准化管理,有效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建立了由巡回收集、集中转运、密闭化运输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100%无害化处理目标。

  寒来暑往,晴天雨天;从夏季三伏到严冬三九,从晨曦微露到万家灯火,那一抹“环卫橙”,成为点缀沈城最耀眼的风景线。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唐葵阳)

责任编辑:复兴网辽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2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