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内蒙古

旗下栏目: 北京 上海 广东 河北 天津 海南 山西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一个班级近半学生戴眼镜 青少年近视问题不可忽视

来源:正北方网 作者:复兴网内蒙古 发布时间:2022-05-26
摘要:一个班级近半学生戴眼镜 青少年近视问题不可忽视

  你家孩子近视了吗?2022年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记者在爱眼日前夕走访调查了呼和浩特市多所中小学校发现,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加上受到疫情上网课、户外活动减少以及不良用眼习惯的影响,青少年近视率越来越高,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近视防控不可忽视。

  阳光户外运动受欢迎

  爱眼护眼从娃娃抓起

  “嗨!用力,把球扔过来!”5月24日下午课间时间,在呼和浩特市锡林南路小学分校,二年级(8)班的徐梓菲和王胤等几名同学正在操场上打球。徐梓菲年仅8岁,鼻梁上却过早地驾着一副近视眼镜。“都怪平时用眼习惯不好。读书时离书本太近了。”徐梓菲说。王胤也同样近视,他把近视归咎为自己爱学习所致。

  呼和浩特市锡林南路小学分校大队辅导员徐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青少年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学校对此也高度重视,每天上午两节课后以及下午一节课后,会为学生安排眼保健操,每天还会安排一小时的阳光大课间,让同学们增加户外运动。日常也会在上课的时候提醒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调整坐姿,同时也会不定期开展一些保护视力的主题班会。除此之外,每年还会定期开展一次视力检测、视力筛查等活动,有效控制并降低学生近视的发病率。

  放学时间,记者又走访了呼和浩特市南门外小学、大学路小学、金桥小学等多所小学发现,学校的“小眼镜”并不在少数。甚至一些幼儿园内,已经有小朋友戴上了眼镜。呼和浩特市张先生的女儿多多在南门外小学读二年级,因为他和爱人都是深度近视,所以对孩子近视非常担心。“基本在家不让孩子玩电子产品,即使看电视,也规定好时间,每天20分钟。平时写作业的时候就不断提醒,注意抬头。”张先生说,疫情期间上了好几个月网课,又不能下楼玩,他很担心再不加以控制,孩子很容易过早近视。

  做眼保健操

  ?专家建议:早期预防很重要

  云丽娜是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眼科主任,从事眼科临床26年。“从医这么多年,前来就诊的青少年患者占到50%,近视眼发病率已经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近视眼有低、中、高之分,300度以下为低度近视,300~600度为中度近视,600度以上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容易引发很多并发症,诸如视网膜脱落、青光眼、斜视、弱视等,必须引起重视。”5月25日,记者在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采访时,云丽娜刚刚结束了一台眼科手术,她告诉记者,想要避免孩子发生近视,重在早期预防。

  云丽娜表示,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有高度近视,说明孩子具备遗传易感素质,家长应尽早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读写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即读书写字时做到胸口距离桌子一拳、距离书本一尺、握笔手指距离指尖一寸。一旦发现孩子视力出现下降,不要着急去眼镜店验光配镜,应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眼科就诊,进行长效散瞳验光,把孩子眼睛的调节能力全部释放出来,再进行验光,此时才能确定孩子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是否需要佩戴眼镜。

  云丽娜同时指出,0~6岁是孩子眼睛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当前很多家长太依赖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早教机等“电子保姆”哄娃,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也给孩子近视埋下了隐患。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做到有效陪伴,每天保证孩子2小时的阳光户外运动,看电视要保持5米以上的距离,即使是教孩子认字,也要优先选择投影仪,室内光线不能太明或者太暗,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一旦发现孩子近视度数增长较快,佩戴角膜塑形镜是控制近视发展的有效干预手段,但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佩戴,且要定期检查,以免对角膜造成损伤。

  “亮眼计划”公益活动持续开展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针对当前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视力普遍下降的问题,内蒙古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已经连续多年开展关爱青少年视力健康“亮眼计划”公益活动,普及科学用眼知识,加强内蒙古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惠及成千上万名青少年儿童。

  “今年的‘亮眼计划’也将在爱眼日前正式开展,目前已经筹集了80多万元的物资。届时,我们还将联合多家爱心企业,为家庭困难且存在视力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开展资助活动,并为符合条件的青少年免费提升视力。”5月25日,内蒙古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项目管理部部长刘志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亮眼计划”活动期间,还将联合爱心企业、部分医疗机构、学校、社会爱心人士捐助100间“希望爱眼小屋”,为10万名青少年免费做视力筛查,免费开展青少年“读写姿势学习课堂”,助力提高内蒙古青少年整体视力健康水平。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张巧珍见习记者费捷

责任编辑:复兴网内蒙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2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