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上海

旗下栏目: 北京 上海 广东 河北 天津 海南 山西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全周期 全人群 全方位” 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有创新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复兴网上海 发布时间:2021-11-19
摘要:11月18日下午,静安区召开以“全周期 全人群 全方位”为主题的静安区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总结展示会。

新民晚报讯(记者 王军)11月18日下午,静安区召开以“全周期 全人群 全方位”为主题的静安区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总结展示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静安区开展了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工作。

会上发布了《静安区“全周期”服务类社会救助标准化建设指引》,构建了囊括儿童、失无业人群、妇女、老人及身心障碍者在内的低保、低收入家庭群体,把握其从“救助入口”到“救助出口”广覆盖、“物质+服务+心理”多维度的有预警、有追踪、有服务、有发展的静安区“全周期”服务类社会救助标准体系。

图说:会上发布了《静安区“全周期”服务类社会救助标准化建设指引》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记者了解到,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探索已在静安区推进多年。从2014年率先在大宁路街道开展“桥计划”项目(多重困境家庭综合服务)试点,到2019年底在全区14个街镇推广实施,再到去年10月被列为民政部“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区。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先行先试,静安区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静安特色的兜底线、精准化、发展型的社会救助创新之路,为上海的社会救助工作做好了探路先锋。

图说: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探索已在静安区推进多年

静安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傅俊在致辞中表示,静安区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中可以看到三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构建了“全周期”的服务类社会救助体系。二是健全了“全人群”的多维度综合救助模式。三是探索了“全社会参与”的服务类救助新形式。他期待静安区服务类社会救助体系能够成为静安社会治理成就的缩影,为持续探索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静安经验”与“静安智慧”。

会议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钟仁耀教授、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副处长刘荣华、静安区彭浦镇社区建设办公室主任陶雪婷以及上海申爱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副理事长张粉霞博士等社会救助专家、教授通过访谈形式就新时期社会救助服务工作开展的方式与方法展开讨论;对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的优秀案例进行了分享;街道的救助工作代表和相关社会组织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如何继续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发展?市民政局副局长李勇提出三点意见:不断深入推进社会救助的创新实践工作;进一步总结服务类社会类社会救助的优秀成果;将服务类社会救助的优秀经验加以推广,为实现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静安智慧”。

责任编辑:复兴网上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中国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中国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中国复兴时报社 © 2014-2021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