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滚动

旗下栏目: 滚动 5G 数码 智能 IT 家电

23万尾中华鲟,入江!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复兴网科技 发布时间:2022-04-12
摘要:4月9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23万尾中华鲟放归长江,大规格中华鲟放流数量创历史新高。

通讯员 唐东军 孙钰芳 叶孜 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4月9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23万尾中华鲟放归长江,大规格中华鲟放流数量创历史新高。

中华鲟放流。董晓斌 摄

本次放流中华鲟均为三峡集团2009年以来繁殖培育的子二代中华鲟,放流延续“中、青、幼”相结合的科学策略,最大年龄13岁,最小年龄半岁,放流数量较往年得到大幅提升。

“在《长江保护法》实施一周年和十年禁渔的大背景下,此次放流对持续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促进中华鲟自然种群恢复创造有利条件,以实际行动助力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表示。

中华鲟放流。董晓斌 摄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已有1.4亿年历史,是长江珍稀鱼类保护的旗舰物种,有“水中大熊猫”和“活化石”之称,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态等价值。近年来,中华鲟野生种群数量持续衰退,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2010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三峡集团长期致力于中华鲟及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及研究工作,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围绕中华鲟人工种群建设中的繁育技术、苗种培育技术、发育调控技术开展持续的科研攻关,在率先突破中华鲟子二代全人工繁殖技术后,又成功实现25万尾规模化苗种繁育,为通过人工放流恢复中华鲟提供了有效途径。

中华鲟放流。董晓斌 摄

中华鲟个体大、洄游距离远、生活史复杂,其90%以上的生活史是在海洋中完成的,但目前对其海洋生活史阶段的生存状态了解极少。三峡集团开展放流追踪、海洋生活史研究等科研攻关,对中华鲟保护形成全方位支撑。据了解,今年,三峡集团科研人员将继续实施放流中华鲟沿江洄游和海洋活动的双路径监测,评估中华鲟在我国近海海域分布,分析影响其野外存活及活动的主要环境因子,为下一步中华鲟保护决策的提出提供科学依据。

责任编辑:复兴网科技

最火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2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