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滚动

旗下栏目: 滚动 5G 数码 智能 IT 家电

揭榜挂帅战“柑橘癌症”,国内柑橘病害最强科研团队集结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复兴网科技 发布时间:2022-06-27
摘要:柑橘黄龙病是全球柑橘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被称为“柑橘癌症”,为了精准狙击,国内柑橘病害最强科研团队集结了起来。6月27日,由西南大学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柑橘黄龙病灾变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举行,作为“十四五”重大病虫害专项的揭

科技日报记者雍黎

柑橘黄龙病是全球柑橘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被称为“柑橘癌症”,为了精准狙击,国内柑橘病害最强科研团队集结了起来。6月27日,由西南大学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柑橘黄龙病灾变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举行,作为“十四五”重大病虫害专项的揭榜挂帅项目,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与牵头单位签订了“军令状”,通过科研力克柑橘黄龙病。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陈剑平、康振生、宋宝安等11位专家被聘为项目咨询组专家。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我国是全球柑橘生产第一大国,现有栽培面积4500万亩,但由于柑橘黄龙病的危害,我国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有过百年发生史的柑橘黄龙病是柑橘产业的头号‘杀手’,更是世界性难题。”项目负责人、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研究员周常勇介绍,黄龙病的流行对柑橘产业造成了严重冲击,如在美国的大流行,已经让佛罗里达州百亿美元的柑橘产业三分之二被毁,而在我国有着北扩的压力,南方局部地区仍有暴发风险。

“黄龙病是系统传染性的细菌病害,不同于常规细菌病害。”周常勇坦言,黄龙病病原为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了黄龙病的柑橘全株系统性为害,根、树干、枝、叶、花、果都有病原,特别是根部,药剂很难到达,尚未找到好的给药方法和途径,也没有研制出特效农药。感染黄龙病菌后植株并不立即显症,存在潜伏期,加剧了防控难度。

柑橘黄龙病主要是靠一种昆虫“木虱”来传播,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研究发现,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为“三板斧”,即种无病苗、防木虱、砍病树。不过这样的方式往往让果农难以接受。

“目前,我国在黄龙病的防治技术上是比较领先的,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为黄龙病的科学防控提供科技支持。”会上,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需要对黄龙病在“防”上向“治”转变。

会议现场。科技日报记者雍黎摄

据了解,由于田间速测技术缺乏、病原体体外培养瓶颈仍未攻克、关键致病基因不清、缺乏黄龙病柑橘抗耐种质等问题,目前黄龙病治疗相关基础研究进展缓慢。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将“柑橘黄龙病灾变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作为重大病虫害专项之一的揭榜挂帅项目,希望为“治”找出一条可行之路。

“这是所有揭榜挂帅项目中竞争最激烈的项目。”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坦言,最终由西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10家单位组成的团队,脱颖而出一举夺榜,项目经费为5500万元,实施期为三年。

作为该项目的推荐单位,重庆市科技局副局长许志鹏表示,这一团队集结了我国在柑橘病方面的最强力量,希望能够研究出变革性、引领性、颠覆性、迭代性的技术,为柑橘黄龙病的防治作出重要的作用。

“前期积累为我们由防到治转型奠定了基础。”周常勇介绍,在“十三五”期间,由西南大学牵头成立了国家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协同创新联盟,联盟整合了国内柑橘黄龙病产学研优势资源60余家单位,在上一期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支持下,在黄龙病病原生物学与检测技术、柑橘木虱监测预警与高效防控技术、黄龙病菌-媒介-柑橘互作及种质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集成构建了华南黄龙病重度流行区、华东与华中低度流行区、四川宜宾屏山阻截带及非疫区防控技术模式4套,示范区内黄龙病发生率控制在2%以内。

黄龙病难点在于致病细菌体外难培养,体内难杀灭,项目团队将围绕我国柑橘黄龙病防控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柑橘黄龙病菌致病机制及其与柑橘、木虱(天敌)的多元互作机理”和关键技术问题“探索建立黄龙病菌体外培养技术,田间速测技术,快速、准确的抗病评价技术,抗/耐病新种质的规模化创制技术”开展相关研究。

项目团队将围绕五个方面开展创新研究,在理论上解析柑橘黄龙病区域性灾变机制,技术上创制杀菌剂并结合透皮载药系统,建立靶向杀菌技术,构建全国黄龙病和木虱智能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构建扩散前沿区和流行区可持续治理模式。推进我国柑橘黄龙病研究水平总体处于领跑,实现绿色防控率提升到60%以上,护航柑橘产业绿色、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复兴网科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2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