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健康热点

旗下栏目: 健康热点 养生 饮食 孕产

俞国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有待大力提升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复兴网健康 发布时间:2023-05-25
摘要:中新网5月25日电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俞国良和课题组近日发布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有待大力提升》报告指出,提高与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需要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综合手段全面促进教师能力提升、加强教育与管理的协调配合、

  中新网5月25日电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俞国良和课题组近日发布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有待大力提升》报告指出,提高与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需要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综合手段全面促进教师能力提升、加强教育与管理的协调配合、育人主体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等方面,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痛下功夫,以求实效。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大力提升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势在必行。效能是一个集合概念,是对效率、效果的概括性、综合性评价。心理健康教育效能即学校有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能力,可以划分为教育实施效能和教育管理效能两个部分。它是学校立德树人、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为此,俞国良和课题组使用自编《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对全国7个省市(北京、河南、陕西、湖北、浙江、贵州、广东)高校的管理者、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149份,包括253份管理者问卷、491名教师问卷和10405名学生问卷。

  俞国良介绍,从“教育实施活动”调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结果表明:

  第一,课程效果有待提升。82.0%的管理者表示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程,但从专兼职教师的角度来看,41.9%的教师表示自己任教的课程为选修课,61.1%的教师表示每个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课时数低于36小时,这表明在保质保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还有较大欠缺。另外,46.1%的教师认为课程效果很好,47.4%的学生认为这门课对自己很有帮助,比例均未达到总人数的一半,表明课程效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课程效果的不足也反映在教师和学生的认知差异上,例如,81.2%的教师表示课程考虑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但认为教学内容很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学生比例只有52.6%,认为教学内容很符合大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学生比例只有54.0%。

  第二,实践活动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泛。97.2%的管理者表示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但从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情况看,只有68.4%的教师表示自己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而到了学生层面,表示学校会经常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人数比例仅为45.4%。显然,三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剪刀差”。

  第三,心理咨询的宣传力度与实际效果存在不足。在宣传力度上,97.6%的管理者表示学校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师,但只有79.4%的学生知悉学校设置了心理咨询室,14.0%的学生对学校是否有心理咨询室表示“不清楚”。在辅导与咨询效果上,57.8%的教师认为咨询效果很好,只有1.4%的教师认为咨询效果不好,但在接受过心理咨询的学生中,46.3%的学生认为咨询对自己很有帮助,7.2%的学生认为咨询对自己没有帮助,表明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效果仍有不满意之处。

  第四,专兼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不足。总体上看,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能胜任当前工作的教师比例分别只有40.0%和42.5%,而从学生的角度看,56.0%的学生认为授课老师水平很高,48.9%的学生认为咨询师很有水平。以上数据均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能力”即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效能仍有不足之处。

  俞国良表示,从“教育管理活动”调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结果表明:

  第一,制度的落实不够到位。超过95%的管理者认为学校已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与制度,但只有约七成的管理者认为制度的落实情况较好。这一点也同样反映在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上。24.7%的专兼职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不够完善,9.6%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缺乏可操作性,表明部分教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设存在不满。另外,学生在获取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便利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参与等方面的评价也不高,同样说明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的落实不够到位。

  第二,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考核存在薄弱环节。根据调查结果,认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考核有制度支撑的管理者只有七成。另外,只有49.1%的管理者表示学校有针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考核方案,46.4%的管理者认为学校对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管理非常规范,45.3%的管理者表示学校对于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量有具体规定。考核过程存在薄弱环节可能也是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原因之一。

  第三,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力度有待提高。专兼职教师是直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教师对于获得支持力度的评价是对实际情况的较为客观的反映。一方面,52%的教师认为主管领导非常支持自己的工作,但另一方面,只有31.5%的教师认为学校非常重视自己的工作。这个差值可能反映了高校分管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班子成员对心理工作的支持力度还有待加强。例如,26.2%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经费支持,而要改善这一点,一定还需要分管财务、资产等领域领导的大力支持。

  第四,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关怀还要增强。54.5%的教师认为,专业课教师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更容易获得晋升,相比之下,只有12.9%的管理者明确表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更不容易得到晋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管理者对于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具体晋升情况了解不够充分,管理者和教师之间存在认知差异。在进修与培训方面,47.1%的管理者认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培训或进修的机会较多,但表示自己经常参加会议或培训的教师只有34.8%,另外还有9.3%的教师表示领导不太支持自己参加相关学术会议或专业培训。

  俞国良说,可见,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心理咨询、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着教育效能不足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在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够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有限。教育部党组2018年7月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包括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等内容,并且这种“‘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受益面不断扩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明显增强,心理健康素质普遍提升”。从学校教育效能的角度看,高校如果能够实现上述《纲要》所规定的教育目标,就意味着拥有较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效能。

  有鉴于多主体(管理者、专兼职教师和学生)视角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认知与评价的调研证据,俞国良团队认为,提高与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需要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综合手段全面促进教师能力提升、加强教育与管理的协调配合、育人主体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等方面,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痛下功夫,以求实效。(完)

责任编辑:复兴网健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3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