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军事 • 正文

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康复疗养中心强化文职人员备战意识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复兴网军事

假若明天上战场

——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康复疗养中心强化文职人员备战意识纪实

■张奇辉 王 锐 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 汪学潮

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康复疗养中心文职人员集训动员。

渤海湾畔,寒风刺骨。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康复疗养中心新年度首场野战救护训练以比武竞赛的形式拉开了序幕。

“前方3公里处,有数名人员受伤,野战医疗队迅速前出救治……”

接到命令,一队身着作训服的文职医护人员,携带急救药箱和担架,越“弹坑”穿“火障”,搜救“伤员”。面对“血流不止”的“伤员”,他们从药箱中取出急救器材,对伤口进行清创、止血、包扎、固定,并及时转移到指定地域。

“有的文职人员认为自己在疗养中心工作,把疗养员保障好就行,备战打仗与自己关系不大。他们没有认识到文职人员是军队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备战打仗的职责。”该中心领导介绍,他们通过实例剖析、典型激励和任务锤炼,不断强化文职人员备战打仗意识,提升战时卫勤保障能力。

积极引导,强化“姓军为战”思想

“休假回家刚3天,单位就通知我,被抽中参加比武竞赛。做梦也没有想到,我这个疗养系统的文职人员也会参加野战救护比武……”近日,比武归来,征尘未洗,疗养三科护士朱晶雯就走上该康复疗养中心主题教育讲台,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前不久,各联勤保障中心和解放军总医院组队参加联勤保障部队组织的护理比武竞赛,参赛队员由各单位自行选拔和上级随机抽点方式产生,内容涉及野战救护技能、军事体能、军事卫生理论知识等诸多课目,是一次综合实力比拼。

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康复疗养中心文职人员进行比武考核。

朱晶雯是该中心疗养三科的一名文职人员,和疗养中心的所有护士一样,平时主要任务是为疗养员服务,对疗养方法研究较多,对战伤急救等技能训练接触较少。

“之前,我认为作为疗养系统的文职人员,备战打仗与自己关系不大,不会抽调去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但现实告诉我,只要穿上这身‘孔雀蓝’,就要时刻准备随时出征……”说到这儿,朱晶雯话锋一转:“在备战比武期间,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但我没有退路,我绝不能给单位丢脸!为此,我加班加点补短板,最终取得沈阳联勤保障中心参赛队第3名的成绩!”

“朱晶雯参加比武这件事,让我们深受触动……”组织课后交流时,不少同志都表示,作为军队文职人员,不管在什么岗位工作,都必须树牢“姓军为战”思想,认真落实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及相关配套政策规定,强化备战打仗思想,积极参加军事训练、战备值勤,努力提升身体素质、军事素质、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做好随时执行应急应战任务的准备。

只有触动心灵,教育才有生命力。该中心党委结合担负的日常任务和单位人员思想实际,准确把脉施策,采取实例剖析等方法,举一反三,对照检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让朱晶雯上台谈参加比武的经历,就是要进一步通过实例剖析警示大家,必须彻底破除文职人员“不用打仗”“不上战场”等错误认识。

身边榜样,凝聚奋进力量

这次比武,是野战救护技能、军事体能、军事卫生理论知识等方面的综合比拼。对朱晶雯来讲,所有课目没有一个是拿手强项,但她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在动态条件下用留置针暗光穿刺,她以前从来没练过,为了尽快掌握技巧,就蒙着双眼在自己身上练;体能训练,有一次鼻子突然出血,她捂住鼻子坚持跑完了全程……

听了她的备战故事,很多文职人员深有感触地说:“朱晶雯虽然没能在比武中摘金夺银,但她向战而为、奋力拼搏,同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典型引领方向,榜样凝聚力量。该中心因势利导,组织了精武“孔雀蓝”事迹分享会等活动,形成把身边的典型立起来、讲起来、学起来的良好氛围。

前不久,吃完午饭在营区附近散步的疗养中心医生李海立,听到海边传来呼救声。他循声赶过去发现,有一位大爷晕倒在沙滩上。凭借多年的诊断经验,他立即判定是游泳后诱发室颤。于是,李海立马上进行心前叩击,随后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一直持续到医疗救援队赶到进行电击除颤,为后续治疗打下了基础。

不久后,李海立也走上精武“孔雀蓝”事迹分享会,介绍自己的救人经过。以此为契机,该中心还专门组织了急救强化训练,有效提升了文职人员的急救技能。

一天凌晨,一名特勤疗养员突感身体不适,心慌、心悸,全身发抖。值班医生周游、护士韩琳听到呼叫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将疗养员转诊到就近的体系医院,而是立即查体、诊断和急救。经过20分钟科学处置,病情开始好转,症状逐步消失。记者采访时,他们说:“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基本是立即转诊,经过前一阶段的强化训练,我们实施急救心里更有底气了!”

刚开始备战卫勤比武,朱晶雯一度信心不足。为此,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指派高锐等优秀教员全程指导,悉心帮带。特别是高锐在联勤保障部队首次卫勤专业比武中,勇夺3项冠军并荣立二等功的先进事迹,更是鼓舞着朱晶雯鼓足勇气奋力直追,实现了野战救护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

平时过硬,战时才能顶得上

野战救护比武上午刚刚结束,下午就转入野外拉练。

“在未来战场上,文职人员同样担负着备战打仗的职责。文职人员要保持强烈的备战打仗意识,必须靠实战化训练来强化!”该中心领导说,文职人员作为一支新锐力量,不管在什么岗位,练兵备战意识绝不能弱化。

在当天拉练的队伍中,有一支分队始终冲锋在前。该中心领导介绍,这支分队是该中心的心理卫生救援队,不仅常态参加实战化联合训练,遇到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他们还经常受命出征,在一次次遂行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了强烈的备战打仗意识。

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康复疗养中心文职人员在拉练途中。

心理卫生救援队队长杜长伟告诉记者,前不久,他带领心理卫生救援队随某旅奔赴条件艰苦的大漠演兵。最初有一些队员不适应,甚至有个别新队员打起了退堂鼓,但经过大家的鼓励和氛围的感染,思想逐步向备战打仗聚焦,训练也越来越刻苦。经过长达40多天的野外实战化训练,他们不仅练就了过硬的军事素质,还锤炼出了顽强的战斗精神。遇到突发情况,他们都能沉着应对,训练再苦再累,也没有人退缩不前。

听完杜长伟的介绍,记者不禁想起了著名作家巴金说过一段话:“支配战士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这句话,在随后的10公里急行军时得到了印证。

急行军开始后,该中心领导与部分心理卫生救援队员打头阵,快速向预定地域前进。一路上特情不断,时而奔跑时而隐蔽,时而战斗时而急救,大家累得气喘吁吁,却没有一人中途休息。该中心领导告诉记者:“只有平时练过硬,战时才能上得去、救得下、治得好、顶得上!”

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康复疗养中心文职人员在训练间隙开展文艺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