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股票

旗下栏目: 滚动 股票 理财 银行 基金 保险 新股 人物

通过“有形之手”让残疾人就业之路更宽广

来源:媒体滚动 作者:复兴网财经 发布时间:2022-08-29
摘要:转自: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通过“有形之手”激活劳动市场的岗位供给,让残疾人实现劳有所得,一同走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才能让他们真正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好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近日,北京市正式印发《北京市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方案》提出要强化政府促进残疾人就业职责,组织实施“十大行动”,细分30项任务,搭建供需对接的助残就业服务平台,送政策拓渠道,优服务增便利,强培训提能力,重帮扶兜底线,推动就业岗位扩量提质,实现“十四五”时期残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8月28日《北京青年报》)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对于残疾人来说,就业的意义更加特殊,不仅能在物质层面上让其安身立命,更能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北京组织深挖各类岗位资源,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残疾人组织4项助残就业行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瞄准“四类”重点群体,精准对接就业需求,开展农村残疾人、残疾人大学生、盲人、就业困难残疾人4项就业帮扶行动等“十大行动”促进残疾人就业,体现了政府的责任担当。

劳动权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之一。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享有法律赋予的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等权利。因此,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不可少。各级政府应当尊重和优先保障残疾人工作的愿望和权利,努力创造让残疾人享受平等待遇的就业环境。

当然,帮扶残疾人就业要避免做“虚功”。像今年,疫情防控难度之大超出预期。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难度,也是超出预期的,但是,越是困难,越要迎难而上。毋庸置疑,“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就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扶残助残实践活动,积极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一方面,各地要贯彻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广泛开展“2022残疾人就业宣传年”活动。尤其要加强职业指导,组织国企民企残疾人招聘、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就业服务活动,加大对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就业帮扶力度。另一方面,要全面部署、落实帮扶残疾人就业的具体措施。像北京组织实施“十大行动”促进残疾人就业,就值得肯定。如在传统帮扶的基础上,北京在新业态领域也积极尝试推进残疾人就业。目前北京正在实施残疾人组织助残就业行动,推广“美丽工坊”手工文创、We+多元人群创业就业、“萤火虫”直播、非遗技艺传承等项目,打造残疾人文创基地、残疾人就业创业品牌和助残就业示范点,辐射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增收。显然,通过多元化措施切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以及拓展帮扶就业形式,开辟更多残疾人就业平台,会让残疾人就业的渠道更宽广。

另外,还可以采取政府奖励,以及政府购买服务、购买公益岗位等的形式,做好残疾人的就业和相关的劳动技能培训,切实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充分保证残疾人的生存权利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总之,通过“有形之手”激活劳动市场的岗位供给,让残疾人实现劳有所得,一同走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才能让他们真正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好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沈峰

复兴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复兴网立场。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复兴网财经

最火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2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