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广东

旗下栏目: 北京 上海 广东 河北 天津 海南 山西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守护青少年“心灵绿码”②:家长如何做好孩子的心理防护

来源:南方网 作者:复兴网广东 发布时间:2022-11-17
摘要:疫情背景下,家长们需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出现的心理问题要积极面对,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避免产生更多、更持久的心理健康疾病;

  疫情期间,因为活动空间减少,生活方式改变,不仅成人的心理问题值得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在疫情之下,家长应如何正确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更好地进行心理调适?

  为什么疫情期间要更加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未成年人的身体、心理都处在快速变化的时期,在大脑各项机能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多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孩子童年早期的成长经历是密切相关的。疫情背景下,家长们需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出现的心理问题要积极面对,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避免产生更多、更持久的心理健康疾病。

  在疫情这个特殊的时期,正常生活被打乱,期待已久的家庭旅行取消了,节假日的各种聚也没有了,还不能约上小伙伴一起玩耍,并且会经常被逼着洗手、戴口罩,学校也反复推迟了开学……这种长时间在疫情影响下、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反复的居家生活,确实会给他们都带来紧张、恐慌的心理。孩子们对现实事物的判断理解能力还没形成一定的能力,加上生活空间的缩小会让孩子们在认知、情绪、行为、人际交往和躯体方面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包括:

  1、在认知上,注意力很难集中、记忆力下降,如大量吸纳疫情相关新闻和网络上真假难辨的消息而无法对疫情作出科学的判断,甚至会出现灾难化的想法;

  2、在情绪上,会出现焦虑、恐慌、担心自己及家人患病而过度紧张,因学校开学日期延后和无法出门,容易产生不安、消沉、抑郁、易怒、恐惧等情绪;

  3、在行为上,易冲动、易烦躁、易压抑,提不起精神,懒于学习或沉迷手机游戏网络电视,孩子的安全感降低;

  4、在人际交往上,疫情会产生人际交往范围变窄,缺少与同伴交往,会出现交往能力和欲望下降、易与家人发生争吵等问题;

  5、部分孩子还会出于对疫情的担忧,出现过度关心自己的身体症状或出现反复洗手、消毒等身心障碍。

  无论家长或孩子,如果一些负面情绪或身体表现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工作或社交,通过电话咨询也无法缓解时,就要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及时求助是勇敢的表现,并不需要犹豫。

  家长该如何做好孩子的心理防护?

  (1)减少孩子与疫情负面信息的深入接触

  过度吸收、夸大负面消息会给孩子带来不稳定感和不安全感。家长首先要做好示范和自我管理的作用,科学地看待并向孩子沟通关于疫情的知识,减少孩子在疫情信息中的暴露度,陪同孩子从权威媒体了解疫情进展、学习防疫知识,做好日常防疫措施,不信谣,不传谣!

  (2)做共情者主动分享彼此感受

  疫情期间,孩子和家长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孩子们可能随时发问“整天待在家,又不让我出去,又不让我打游戏,那我能干嘛呢”“学校什么时候才开学”等等。

  家长们在面对孩子无休止的各种发问,情绪的波动是肯定的,但亲子双方都要坦然面对情绪变化,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家长用一些真实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引导孩子正确宣泄情绪。当你去接纳彼此产生的一些情绪反应,并坦诚地讲出自己真实感受,相信孩子能够接收到这份信息,当孩子尝试说出更多心底的话,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调节。

  (3)开展室内锻炼活动,保持良好身体状态

  面对疫情反复的状况,不适合长期的户外运动,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生活条件,居家开展轻松的锻炼活动,如进行垫上俯卧撑、仰卧起坐、平板支撑,还可以跳健身操、转呼啦圈、踢毽子等。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提高大脑中的血氧含量,并且能够促进大脑活动,也能促进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4)如本身有情绪问题(如抑郁倾向等)的孩子,家长要注意做好孩子状况的监测和治疗辅助工作。

  本身有一定情绪问题的孩子,疫情期间可能会体验到更大的情绪压力,家长除了从以上几点着手帮助孩子之外,还要做好孩子每日状况的观察,尽量安抚稳定孩子的情绪。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极端行为(如自杀想法或意图、自残行为)请尽快联系医生、咨询师寻求支持;务必遵医嘱用药,坚持咨询和治疗不间断。

  愿每一位家长在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同时,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及时帮助孩子有效地疏导疫情造成的不良情绪,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在疫情之下给孩子撑起一片心灵的晴空。

  (本文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圆心谱家庭教育指导师靳宇老师)

  相关阅读:青少年儿童如何守护“心灵绿码”?这份心理疏导指南请收好

责任编辑:复兴网广东

最火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2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