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广西

旗下栏目: 北京 上海 广东 河北 天津 海南 山西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激活金融“引擎”带动经济增长 南宁市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建设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复兴网广西 发布时间:2024-01-20
摘要:1月19日,记者从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和新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18年12月广西获批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以来,南宁市扎实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积极做大金融总量,金融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8至2022年

广西新闻网南宁1月19日讯(记者 胡戴炜)1月19日,记者从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和新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18年12月广西获批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以来,南宁市扎实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积极做大金融总量,金融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在“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最高上升了7位。2018至2022年,南宁市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7%,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1.7个百分点;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21%。

发布会现场。庞丽娜 摄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组织体系 

不断增强南宁区域金融中心功能

五年来,南宁市充分发挥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东盟信息港等多平台叠加效应,搭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体系,成立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领导小组,与“一行两局”建立金融联席会议制度,并协调金融管理部门、驻邕金融机构和有关行业部门加强金融创新和政策协同,构建“大金融”工作格局;制定规划、激励措施等18份文件,精准提出、实施“123456”金融工程。

同时,南宁市还深入实施“引金入邕”战略,全力打造中国—东盟金融城,截至2023年底,中国—东盟金融城累计入驻金融机构(企业)512家,是2018年末的24.4倍,落地了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广西服务基地,成为中国面向东盟金融开放合作的主平台。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是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五年来,南宁市着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财政金融联动,综合采用“桂惠贷”、政府性融资担保、应急转贷资金等方式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进入实体经济,支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体系等重大战略实施。南宁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从2018年末的2.3万亿元增加至2023年末的3.6万亿元,年均增长9.4%;“桂惠贷”累计投放1784.4亿元,惠及3.8万户市场主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35亿元。

此外,南宁市通过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动产业、科技与资本有效链接、双向赋能。在全区首创上市专家服务团机制,开展企业培育、上市等“六大工程”攻坚行动,形成 “培育一批、辅导一批、报审一批、上市一批”的格局;同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率先在全区设立天使基金、创投基金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构建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支持体系,通过资本招商引入龙电华鑫、华芯振邦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累计已投资项目47个。

打造金融对外开放创新高地 

不断深入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合作

多年来,南宁市通过成功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等系列活动,不断深入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合作。当前,中国—东盟跨境征信服务平台已支持查询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数据,覆盖东盟十国的787万家境外企业以及境内的3.7万家外贸企业,为双边市场主体提供双向、便捷、全面的征信服务;连续4年在南宁发布全国首个区域性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也让南宁成为中国与东盟金融交流合作的主渠道。

为确保“主渠道”畅通,打造金融对外开放创新高地,五年来,南宁市系统推进跨境金融、绿色金融、保险创新、供应链金融、数字人民币等一系列改革试点,落实智库+南宁+上级部门+产业界“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建立广西(南宁)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等5个创新平台;围绕涉外金融“服务最优区”和“政策最惠区”,落地五项金融改革创新试点、QFLP、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等政策措施,支持企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数字人民币试点交易额超318万笔,交易金额超19亿元,试点规模全区占比90%以上;在全区率先组建供应链金融协会,打造“一链一策”特色供应链融资模式;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化,2023年,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3894亿元,占全区的80%,是2018年的19倍。

责任编辑:复兴网广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3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