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青海

旗下栏目: 北京 上海 广东 河北 天津 海南 山西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向总书记汇报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复兴网青海 发布时间:2022-06-08
摘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向总书记汇报,复兴新闻网,复兴网,复兴网青海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高原六七月,青海迎来最美的季节。2016年、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踏上青海大地,看企业、访社区、进农村、视察自然保护区……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

  在这个重要的日子,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足迹,采访不同领域的代表,看一看这些年来的成绩,听一听他们的心声。”

  钾肥年产量达550万吨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采收车间党支部副书记 逯玉章

  逯玉章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如今,您眺望过的码头栈道已成为全国各地游客来盐湖旅游必到的打卡胜地,成为盐湖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也是各级党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基地。今后,我们将继续精心打造盐湖产业航船,乘着新时代泛起的大潮劈波前行。

  初夏时节,蕴藏着丰富盐湖资源的察尔汗盐湖波光粼粼,一艘艘采盐船在盐田上来回奔忙,将源源不断的原料输送进各生产车间加工生产。

  特殊的时空节点,往往勾勒出难忘的记忆。作为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采收车间党支部副书记,逯玉章每每看到眼前丰收的景象,就会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对盐湖发展提出殷切期望,心潮澎湃。

  “这些年,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盐湖讲话精神激励下,我们全体员工上下齐心、不懈努力,紧紧围绕公司生产目标,克服困难,实行效益工资激励机制等多项措施,供矿量持续增加,钾肥产量从当年的390万吨递增到现在的年产550万吨。”

  一组组变化的数据背后,是盐湖人坚定的发展信心。逯玉章说,这几年公司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加大对年轻职工的培育,多渠道、多元化、多方向搭建平台,为年轻职工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车间“比学赶超”的氛围更加浓厚。(王秀云)

  多项技术实现创新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干包车间员工 董艳丽

  董艳丽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如今,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干包车间最大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的改善,实现产量与环保协调并进,我们将齐心协力,奋力谱写出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这些年,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并付诸行动,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凝心聚力,肩负钾肥生产、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使命,全体职工群众高效率、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董艳丽说。

  几年间,公司氯化钾年产量由100万吨逐步增产至500万吨,干包车间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克服人员紧、任务重的问题,满负荷生产,满足产量需求。

  “2022年4月,根据公司新增氯化钾产量要求,确保春耕备耕不掉链,我们干包车间调整斗轮机堆取料模式,改为‘一堆两取’的机制,24小时不间断运行,提高包装产量。5月1日前完成公司保春耕包装生产任务210万吨。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注重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水分,一步一步稳固提升品牌效应。”董艳丽笔记本上记录着重要节点时间线,见证了公司发展的清晰脉络。

  6年来,她所在的干包车间为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提质增效,多项技术实现创新。包装规格从原有50公斤小包生产线30条,改为现有包装房5个,共计40条包装线,其中25公斤包装线两条、50公斤包装线23条,产品包装的多元化可满足市场多方需求,且经过技改后,每年还能节省资金21.6万元。(王秀云)

  全村人的日子越来越好

  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驻村第一书记 李志斌

  李志斌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我们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围绕“红色党建、生态环保、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统筹生态保护、旅游开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推动长江源村全面发展。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美丽生活。

  “驻村以来,村貌改变了,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富起来了,全村人的日子越来越好,这就是我最大的欣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志斌说。

  记得那个难忘的日子,村民们身着盛装,献上洁白的哈达、青稞酒,表达对习近平总书记最隆重、最热烈的欢迎。李志斌说,6年来,村里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硬件设施越来越齐备。新建了景观大门、民族文化长廊,实现天然气入户等,改造了村里道路及下水管网,实现了电网入地。村里基础设施不断升级的同时,村民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92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0.8万元。

  随着收入提高,长江源村的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全村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适龄儿童入学率也达到100%,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王秀云)

  让一江清水继续向东流

  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村民 嘎玛曲卓

  嘎玛曲卓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这些年来,长江源村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一排排红白相间的院落造型别致,一条条硬化道路整洁干净,村里处处宁静祥和。今后,我将和乡亲们一起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让一江清水继续向东流。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村民嘎玛曲卓说:“一想到习近平总书记来视察时的情景,到现在大家都很激动。感谢党,感谢总书记!6年过去了,我们想把村里的喜事好好跟您说一说。”

  6年前,长江源村有172名草原生态管护员、33名湿地生态管护员。22岁的嘎玛曲卓是长江源村的一名湿地生态管护员,每个月巡视,她都要与同是生态管护员的父母早早起床,备好食物和衣物,驱车四五个小时去长江正源沱沱河腹地,一年四季风雨无阻。

  如今,村里的草原生态管护员增加到194名,还有33名湿地管护员,常态化对沱沱河草原湿地开展监测和保护。每个月巡护时,嘎玛曲卓都要细心查看目光所及之处。“我们监管草原设施、保护环境卫生,谁家的牛羊数量超标了要清点核实,碰到盗采盗猎等违法行为要立即制止上报。”嘎玛曲卓说,一家人每次进山巡护,少则三四天,多则一星期,“虽然辛苦,但那片山山水水不仅是我的家园,也是全国人民的家园。” (王秀云)

  村民收入翻了几番

  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党支部书记 仲关因保

  仲关因保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从一穷二白到美丽富裕,班彦村实现了美丽蜕变。我们一定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凝心聚力共同奋斗,班彦村将越来越美,村民日子将越过越甜。

  走进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新村,一张习近平总书记和村民的巨幅合影映入眼帘。

  “2016年8月23日,总书记来的时候,班彦村的易地搬迁房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配套设施还在加紧建设。”班彦村党支部书记仲关因保回忆,“那时候路面还没硬化,总书记是踩着泥泞进的村。”仲关因保说,总书记来视察的一幕幕,他和村民们永远镌刻在心。

  “大家能有这样幸福的生活,真心要感谢党的好政策。”仲关因保说,如今的班彦新村,天然气通了,路灯亮了,村民住进了新房。村子里建起了卫生所、幼儿园、电商服务点、土族盘绣园、阅览室、活动室。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2017年班彦村退出贫困村行列,全村所有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清零,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45万元,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好几番。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班彦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全村群众的精神为之一振。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仲关因保每天忙碌的事儿也更多了。“大家信任我,选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我就应该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的奋斗目标。”仲关因保说,他是土生土长的班彦村人,对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有很深的感情,“我们村两委班子时刻想着给村民办实事、办好事。”(马小玮)

  让好日子越过越美

  班彦村乡间小院农家院负责人 席存姐

  席存姐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我们牢记您的嘱托,继续保持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态,用勤劳朴实的双手把我们的日子过红火。

  6月6日一大早,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的席存姐就已经开始忙活了。席存姐和丈夫李得寿自2020年开了农家院后,夫妻二人在忙碌中收获了别样的幸福。

  虽然前期受疫情影响,小院一直没有开门,但席存姐和丈夫也没闲着,他们在政府的帮助下,重新装修,将占地300余平方米的小院提档升级,为今年迎接游客做好充分准备。“我们装修农家院,政府给我们补贴,今年下半年我们要大干一场。”席存姐对未来充满希望。

  “这几年农家院的生意一直不错。”席存姐说,她习惯了每天早起为一天的营业做准备。席存姐和丈夫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以前一年的总收入也就五六千元。农闲时,她在外打工种树,丈夫在西宁的工地上干活,一年到头非常辛苦。

  席存姐一家的变化源自一系列利好政策。“搭上乡村振兴的快车,给我们这些发展中的农家乐带来了很大便利,去年政府还对我们班彦村的十几户农家乐进行了封闭培训,现在我们既可以在家门口挣钱,还可以照顾老人孩子,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席存姐说,班彦村大力发展农家乐,将现有的十几户农家乐,做到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服务、统一服装、统一菜品、统一菜价“六统一”,使农家乐发展更上一层楼。

  “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今后,我打算将农家乐的服务提上去,让好日子越过越美。”(马小玮)

  扛起生态保护重任

  省生态环境厅信息中心工作人员 陈良博

  陈良博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给我们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将这种精神转化为行动上的自觉,扛起青海生态保护的重任,全力以赴保护好“中华水塔”。

  6月6日,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生态之窗”,陈良博坐在电脑前,不时切换屏幕,实时掌握每个监测点位的情况。随着陈良博移动手中的鼠标,展现在屏幕上的是可可西里五道梁地区的壮美景观。忽然,陈良博有些激动,他将焦距拉近,看见数十只藏羚正漫步在广阔的草原上。

  回想起6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生态之窗”视察时的情景,陈良博感慨万千:“当时我是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生态之窗’的一名技术员,没想到这个岗位竟让总书记这么牵挂。我没有一刻懈怠,只为把青海生态保护好,把建好用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这项基础性工作做好。”

  按照重点生态保护区域自然景观分布及野生动物典型活动区域分布特点,自2016年起,我省启动“生态之窗”建设工作暨三江源重点生态功能区远程视频观测系统,采用5千米至15千米长光程高清视频监测、数字化网络实施传输、统一平台管控的方式,建立网络远程视频监测管理系统,近距离观测典型区域生态类型、自然景观、野生动物以及生态多样性,实现远程实时高清视频观测和监控。

  陈良博介绍,与6年前相比,青海“生态之窗”观测点位从原先的8个发展到现在的46个,实现五大生态功能区的覆盖,监测到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了。作为社会各界了解青海生态的“窗口”,6年来“生态之窗”接待观众3000多人次。(赵俊杰)

  不负重托尽好职责

  黄河源园区生态管护员 索索

  索索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以前,我在大山里放牧,只知道放好牛羊是牧民最重要的事;现在我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的生态管护员,穿上巡护服,背着巡护包,走在大草原上,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责任。我将不负重托,一定守护好大美青海的绿水青山。

  2016年8月23日下午,和习近平总书记远程视频连线,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生态管护员索索此生最难忘的事。“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我更加明白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索索说,自己是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中最早的受益者。2015年,我省开展国家公园试点后,建立了“一户一岗”的生态管护员制度,从那年起,当地牧民为自己从草原的使用者转变为草原的管理者而自豪,牧民们纷纷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点赞,主动申请加入到生态管护员队伍中。

  从那以后,观察记录巡护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植被长势、水域环境变化……索索说,连续当了6年的生态管护员,个人变化也很大,他能根据生态管护员的巡护要求熟练地开展工作,还可以向国家公园的生态体验者介绍黄河源园区的变化,也深刻感受到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

  如今,黄河源头湖泊数量不断增加,千湖美景重现;黄河源头多地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卫星遥感监测拍摄到了数百只藏野驴大种群活动场景……6年里,珍稀野生动物重回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黄河源园区生态环境稳步向好。(祁宗珠)

  源源不断输送绿电

  黄河公司新能源建设分公司工程项目中心主任 宋山茂

  宋山茂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请习近平总书记放心,我们将继续依托青海丰富的资源优势,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光伏和风电,以清洁能源开发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将来自青海的绿电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原,点亮千里之外的万家灯火。

  殷殷嘱托犹在耳畔。

  6月的高原晴空下的塔拉滩上,“生长”着大片大片的光伏板,在太阳的烘烤下,源源不断释放着绿色能源。看着眼前的胜景,宋山茂面露喜色。随着公司研发力增强,如今塔拉滩里安装的都是高效的双玻双面光伏组件,不仅能吸收头顶正面的光,更能吸收地面上反射过来的光,大大提升了发电效率。

  从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到现在,时隔6年,黄河公司光伏发电装机已达836万千瓦,比2016年翻了3倍多。回望过去,黄河公司不断涉足新能源产业,宋山茂和同事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公司的多个新能源项目建设中,用汗水浇筑出条条绿色发展之路。

  6年来,黄河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在建设世界一流光伏产业的道路上勠力同心,奋楫笃行。构建了优良的产业结构,形成水风光储一体化协同推进的良好发展格局,打造了多晶硅生产、电池研发制造、光伏电站规划、设计研究、建设管理、安装调试、集中运行、检修维护、大数据分析、组件回收等完整的光伏全产业链,形成绿色能源制造-建设绿色电站-生产清洁能源的绿色循环产业链。(周建萍)

  让“青海产”再次飞跃

  黄河公司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西宁分公司工程师 魏蓉

  魏蓉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青海、青海光伏看黄河”,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继续夯实和提升专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同事们共同开创太阳能电池工艺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来公司视察时,我作为清洗工艺工序负责人,在第一道工序呈递和讲解硅片。那一幕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说这话的,是黄河公司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西宁分公司IBC电池制造分厂二级工艺工程师魏蓉。

  过去6年,青海发展的巨轮乘风破浪、稳步前行。日复一日的进阶历程,也让这位腼腆的小姑娘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顺利从一般产线人员成长为一名清洗工艺工程师。

  近年来,黄河公司紧紧围绕清洁能源开发,打造了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支架、光伏电站规划设计及建设、运行维护及组件回收光伏全产业链。“黄河水电多晶硅”打破国外垄断,在国内集成电路多晶硅市场占有率约20%。国内首家量产IBC电池组件转换效率达24.2%。建成全国首条光伏组件回收中试线,为降低光伏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做好技术储备。

  魏蓉深知,这些可喜的成绩背后是公司所有人的无私奉献,深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大家信心十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通过技术升级,实现更高的转换效率,为市场推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让‘青海产’再次飞跃。”对此,魏蓉和同事们信心满满。(周建萍)

  青海藏毯走向世界

  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薛婷

  薛婷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我们将继续秉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注重以产业带动就业增收,更好发挥藏毯产业在展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的作用。努力把这个品牌打得更好、更响,持之以恒将青海藏毯生产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打造藏毯产业“金名片”,编织美好生活“幸福毯”。

  “我备受鼓舞,对企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回忆起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企业的难忘时刻,薛婷依旧难掩激动之情。

  走进公司地毯车间,机器轰鸣,设计、研发、生产、营销、检测等部门的通力合作,让编织着字符、花鸟、风景等各类图案的藏毯得以展现,也让独具民族特色的藏毯工艺得以传承。如今,青海藏毯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也能够推动乡村振兴,已成为我省特色产业的一张名片。

  薛婷说,一年来,圣源地毯公司牢记嘱托,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着力突破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无论是原材料、设计,还是工艺流程、员工生活,都一步一个脚印,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之歌。截至2021年11月底,圣源地毯公司销售额达7000多万元,接待考察交流团200余次。不仅如此,一年来公司还不断开发出适应市场的新产品,销售部门也正在积极开拓欧美销售市场,全力将产品销售到更多国家和地区,让更多人了解青海,了解藏毯。(周建萍)

  双手编出幸福生活

  加牙藏毯非遗传承人 杨永良

  杨永良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我将继续努力,让加牙藏毯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不断发“新芽”,实现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用千年藏毯编织出更多人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名加牙藏毯技艺非遗传承人,我一定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这门祖传的手艺保护好传承好。”加牙藏毯非遗传承人杨永良说。

  历经千年,通过代代相传、改进创新,加牙藏族织毯技艺——这项中华文明的瑰宝,在匠心和初心的守护中,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杨永良是家族第七代织毯传人,从学徒成长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投身藏毯技艺传承,一颗守护传统文化技艺的初心始终未变。

  “藏毯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民族的特色和灿烂的文化。藏毯产业是推动产业振兴的有效抓手,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途径。”杨永良说,为了传承技艺,这些年他积极参加非遗传承人培训班、交流会、非遗展,到大工厂担任技术顾问,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学习这门手艺并传承下去。

  如今,杨永良带着手工技艺走进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借助产业的劲风走出省门、走出国门,传播着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2018年起,圣源地毯公司还利用农牧区闲置的车间、仓库、废弃教室等建成“藏毯培训学校”,对门源回族自治县、玛沁县等多地农牧民开展藏毯编织培训,建设藏毯生产基地。一针一线、一颗初心、一生坚守,越来越多像杨永良这样的传承人接过时代的接力棒,砥砺奋进、弦歌不辍。(周建萍)

  用心用情办好实事

  西宁市城西区文亭巷社区党建专干 冯丽

  冯丽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一年来,文亭巷社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党建引领方面,创建了单位资源库和居民需求库,为更多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问题58件。

  2021年6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文亭巷社区,视察社区加强基层党建、完善基层治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等情况。

  社区党建专干冯丽兴奋地回忆,当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要把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建得更强,发挥社区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把社区工作做到位做到家,在办好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让在场所有工作人员牢记至今,更让90后的她倍感责任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是社区发生变化的巨大动力。”冯丽说,一年来,社区着力丰富“15分钟党建服务圈”,尝试从阵地资源、人才资源、服务资源等方面,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一年来,基层党建促进社区治理,更好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在社区随处可见,总书记的嘱托正在变成现实。

  “作为一名党建专干,我有信心更有决心与社区党委一起把党的基层工作做好,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冯丽说。(季蓉)

  社区服务频出实招

  西宁市城西区文亭巷社区居民 郜淑珍

  郜淑珍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总书记,请您放心,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好,吃得好、穿得好、住得更好,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2021年6月7日下午,在文亭巷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二层的爱老幸福食堂,习近平总书记了解了社区向老年人提供餐饮服务的情况。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总书记问我们是不是退休了,多少岁了……”如今回忆起来,家住海宏壹号D区的66岁老人郜淑珍说,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让她至今倍感温暖。

  平日里,郜淑珍会去社区二层的爱老幸福食堂吃饭。“每天来这里吃饭的老年人挺多的,饭菜挺可口,种类也多。”郜淑珍说,一年来,社区针对辖区老年人日益增多,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实际,在服务老年人方面采取了不少实招。

  过去,每个季度社区审核老年补贴时,大家都要到社区来。现在,社区给享受高龄补贴的老年人专门建了一个微信群。这个群里,社区推动审核系统与公安户籍系统数据对接,老年人不需要定期前往社区审核,就能按季度领取到高龄补贴。

  “现在我们的生活用一句老话形容,就是芝麻开花节节高。”郜淑珍满脸笑意地说,“感谢总书记,感谢党中央,我们以后的日子更有奔头了。”(季蓉)

  刚察的明天会更好

  刚察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吉狮卫

  吉狮卫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我们牢记您的殷切嘱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在强生态、惠民生、促发展上出实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奋斗,刚察的明天会更好!

  初夏的仙女湾,清澈的湖水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鸟儿自由翱翔,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给我们巨大鼓舞和鞭策,极大提振了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吉狮卫说。回望过去一年,刚察县按照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全面启动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三大”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全面压实压紧河湖长、林草长等责任制,禁塑、城乡垃圾分类、爱国卫生等工作根植民心;成功打造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并实施了全省首个“三星级绿色建筑”,在县城范围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造工艺,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这一年,刚察县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扬长补短,全力推进产业“四地”建设。全力推进“农牧耦合、草畜联动”绿色发展,不断加快推进新型能源产业建设,高标准推进高原海滨藏城提档升级,全力把有限的财力向民生倾斜,尽力把发展的成果变成百姓福祉。如今,刚察县党建飘红、产业透绿、民生添彩,丰富着牧区故事,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绿色发展”蓝图。(吕锦武)

  幸福的生活甜又长

  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驻村第一书记 张明

  张明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一年来,果洛藏贡麻村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2021年获得“全国社会治理示范村”“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先进村”两项“国字号”荣誉。今后,果洛藏贡麻村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规划,为农牧民创造更多就业和增收的机会,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提升农牧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自去年7月担任果洛藏贡麻村第一书记以来,我亲身感受到牧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情,目睹了村容村貌的变化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张明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农牧民群众有了签约家庭医生,新小区水电暖设施齐全,公交车进了村,还有小轿车代步。

  “如今,基层党组织这个强力引擎,像吸铁石一样把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成就了果洛藏贡麻村的今天,也让大家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张明介绍,一年来,村党支部牢记嘱托,有效发挥村党支部+党员+网格员+“两代表一委员”+乡贤村望+村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统筹整合资源,从村里评选出“民族团结示范户”“十星级平安户”“五星级文明户”、致富带头人,通过典型人物的引领带动,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脚踏实地,齐心奋斗。(吕锦武)

责任编辑:复兴网青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2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