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西藏

旗下栏目: 北京 上海 广东 河北 天津 海南 山西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原汁原味传承 与时俱进创新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复兴网西藏 发布时间:2023-12-27
摘要:观看一出原汁原味的西藏节目,如古老的藏戏、现代歌舞、小品节目等,犹如走进了西藏历史和文化的长河深处,令人回味无穷。而这些节目的创造和表演者,不仅有专业文艺院团的工作者,还有很多基层业余演职人员。特别是一些基层艺术团队,以传承和发展西藏传统表演艺术为

观看一出原汁原味的西藏节目,如古老的藏戏、现代歌舞、小品节目等,犹如走进了西藏历史和文化的长河深处,令人回味无穷。而这些节目的创造和表演者,不仅有专业文艺院团的工作者,还有很多基层业余演职人员。特别是一些基层艺术团队,以传承和发展西藏传统表演艺术为己任,进行还原并加以创新,让农牧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大餐”。

拉萨市城关区娘热艺术团:

三代人只为一个心愿

拉萨市城关区娘热艺术团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称为娘热乡藏戏队,最初只是娘热乡下属的一个艺术团体。

该艺术团早期曾因资金问题濒临解散,艺术团创立人、首任团长格龙极力规劝演员们不要解散,并将自己的工资分给大家。就这样,在艰苦的环境下,大家白天务农,晚上加班排练、演出,坚守着自己的初心。渐渐地,艺术团发展得越来越好。

1994年至1999年,格龙出资100多万元在娘热乡建起藏戏排练场,还购置了演出服装和乐器。2000年,格龙把多年来艺术团演出赚到的钱和自己家中所有的存款,全部投进了艺术团,在艺术团原址上新盖两层楼房,购置扬琴、六弦琴、小号、鼓、笛子等乐器,艺术团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宽敞明亮的排练厅、办公室和厨房。

多年来,娘热艺术团以继承和发展藏戏为己任,每年都会为群众开展义务演出。表演的节目既有古老的藏戏,又有现代歌舞,还有朗玛堆谐、羌姆等舞蹈,深受群众的喜爱。

与此同时,该艺术团还在传统藏戏表演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以当代现实生活为题材,创作编排了一系列短小精悍、充满人文关怀的小品,让群众在欢笑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格龙的儿子、中国西藏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米玛,是城关区娘热艺术团的第二任团长。

米玛从小就热爱藏戏,他说,即使小时候家里十分拮据,父亲依然坚守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让他深受感动。父亲去世后,米玛接管了艺术团,并将此视为家族使命,努力使之发扬光大。

目前,该艺术团还制作了八大藏戏舞台剧和传统剧的光碟,让广大喜爱藏戏的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观看八大藏戏。

现在,娘热艺术团的演员由过去的18人发展到现在的53人,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14岁。他们不仅能演绎《卓娃桑姆》《文成公主》《苏吉尼玛》等八部经典藏戏,还自编自导推出《牦牛舞》《孔雀舞》等一系列不同艺术形式的歌舞剧目。

米玛的儿子旦增罗布说,希望未来能将娘热艺术团打造成“藏戏基地”,将藏戏最大程度还原并加以创新,让更多人了解藏戏、喜爱藏戏。

该艺术团成立至今,帮助近200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日喀则市康马县艺术团:

像“乌兰牧骑”一专多能

“乌兰牧骑”一词来源于内蒙古,蒙古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寓意其“小而全”的特点——往往一个马背上就能驮下所有演出道具,一个演员就能完成吹、拉、弹、唱、歌、舞等全套演出。

在日喀则市康马县,也曾有这样一支演出队——康马“乌兰牧骑”文艺队。创建之初,该队人数少、队伍小,但是队员们可谓是一专多能,十来名演艺人员就能演出一台有声有色的节目。该队的演员们常年活跃于农牧区老百姓中间,他们创作并演绎出一大批优质的文艺节目,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标,在当地广受群众欢迎。

如今,3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文艺演出队早已正式更名为康马县艺术团。但这支队伍穿越历史风云,依然保持着初心本色和对艺术的奉献精神。

康马县艺术团团长洛桑介绍,康马县艺术团现有老、中、青三代,共26名演职人员,每个人都是“一专多能”,有的演员还获得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荣誉。他说:“我们常常可以自编自导自演出一台融吹、拉、弹、唱、歌、舞等于一体的优质文艺节目,里面既有传统藏戏,也有现代歌舞、曲艺等节目,还有康马独有的《嘎拉谐钦》《南尼果谐》等文艺精粹,这些节目深受大家欢迎。”

洛桑说,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艺术团全体创作人员具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意识,大家以传统的歌舞曲乐等艺术表现形式作为载体,表演的内容始终紧跟时代步伐,这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宣传时代精神和先进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这个艺术团规模不大,但是我们付出了很多心血,也取得了一些成绩。30多年来,我们获得的集体奖项和个人荣誉挂满整面墙壁,这就是最好的证明。”洛桑说。

阿里地区措勤县艺术团:

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

隔三差五就为大伙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多彩,这是多么开心的事情!阿里地区措勤县艺术团就是这样做的。

措勤县艺术团的成立要追溯到2007年。

2007年,措勤县艺术团还是一个只有9名演职人员的县级文工团。2010年,在措勤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措勤县艺术团正式成立。自2018年6月以来,先后赴陕西、重庆、成都等地参加各类文艺演出,《天边牧人》《金色弹舞》等节目还被入选到央视。

近年来,措勤县艺术团精心编排了许多接地气、有温度、高品质的舞蹈和语言类节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扣当地的生活和变化,创作了《金色弹舞》《党的恩情》等30余部贴近群众的文艺作品,把它们送到了措勤县的各个村,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文化大餐”。

措勤县艺术团团长顿珠介绍,措勤县艺术团现有演职人员22人,每年会到学校、部队等地开展送文艺下乡演出。他说:“我们通过音乐和舞蹈等方式,为牧区文化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在顿珠看来,艺术团要发展,不仅要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还要贴近百姓生活,更要有所创新。

“今后,我们将继续提升艺术品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得天独厚的地域特色来打造更多优秀的文艺精品,更好地服务基层文化建设。”顿珠说。

多年来,这些艺术团为各地农牧民带去藏戏、话剧、歌舞等文化演出,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记者 郑璐 格桑伦珠 旦增嘎瓦 达珍)

责任编辑:复兴网西藏

上一篇:氆氇:焕发时代光彩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3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