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浙江

旗下栏目: 北京 上海 广东 河北 天津 海南 山西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非遗文化如何流向年轻“水域” ?绍兴百艘古船还原水乡韵味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复兴网浙江 发布时间:2023-07-20
摘要:浙江在线7月20日讯(记者 陈雷 实习生 张铭) “这边是这些年我们陆续复刻的古船,有乌篷船、画舫船、拖船,那边就是以前老师傅们造船的工具。”盛夏,随着暑期到来,以学生群体为主的研学热度持续攀升。在位于绍兴松陵船厂的船文化博物馆内,讲解员带着前来参观的学生

  浙江在线7月20日讯(记者 陈雷 实习生 张铭) “这边是这些年我们陆续复刻的古船,有乌篷船、画舫船、拖船,那边就是以前老师傅们造船的工具。”盛夏,随着暑期到来,以学生群体为主的研学热度持续攀升。在位于绍兴松陵船厂的船文化博物馆内,讲解员带着前来参观的学生们穿梭在各类船只之间,感受着水乡的特色船文化。

船文化博物馆船模展示区 浙江在线记者 陈雷 摄

“这是什么船?”“这艘船是用来做什么的?”“原来乌篷船也有这么多样式!”空旷的室内响起孩子们兴奋的讨论声,给原本寂静的博物馆带来别样的热闹。“最近暑期,来这里参观的孩子们挺多的,7月已经有几百人了。”船厂负责人何关明笑着介绍。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绍兴的古船文化!随着这个夏季越来越多学子的到来,他的建馆初衷正在慢慢实现。

  部分资料照片一张上万元

  他花费数千万元打造船文化博物馆

从非遗工坊区、船舶资料区到船模展示区,这座5000多平的三层博物馆由何关明打造,是绍兴市第一家船文化博物馆,收藏着他这些年复制的各类船只模型与从全国各地“淘”来的珍贵船舶资料。“馆内收藏了100多种船和2000多份船史资料,前前后后大概花了2000多万,希望通过这些实物,让下一代人更加了解绍兴的传统文化。”谈起船文化博物馆的由来,何关明打开了话匣子。

在绍兴这片拥有6700多条河流的泽国里,船是令人无法割舍的水乡记忆。随着现代陆路交通工具的兴起,传统木船的身影更多地从水上移向博物馆内,作为一种文化标识为游客所观瞻与认识,其制作技艺也渐渐消弭在人们记忆之中。

出生于造船世家的何关明早早就有了保护船文化及制作技艺的意识。“我感觉正站在文化传承的一条边缘线上,正好还有一批老匠人记得传统技艺,可以抓住机会为年轻人‘留住’这些历史文化,如果再晚十年,可能这些记忆和技艺都要消失了。”对于这项传承工作,他这样形容它的迫切。

为了留住这些记忆,他跑过很多地方,收集着与船只相关的一切。从绍兴的乌篷船到江南水乡的游船,从广东的客船到重庆的货船,部分照片回收一张就要上万元,但他乐此不疲,在旁人眼里俨然是一个“船痴”。

被收录的不仅有照片及文字,还有各类造船工具。博物馆三楼入口处,两块用红布铺垫的木板整齐摆放着大大小小的木制工具。“造船的很多都是老师傅,随着他们年纪渐长,很多老的技术也没人能跟下去。”从一堆工具中拿起一把锤子,何关明遗憾地告诉记者,这把锤子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前一位使用人上个月刚刚去世。

随着老一辈匠人老去,这些传统制作工具与技艺也逐渐远去,这样的“遗憾”,从17岁就跟随父亲学造船的何关明见过太多。“怎样才能让下一代更好了解与传承绍兴的船文化?”这样的感同身受,让他坚定了筹建船文化博物馆的决心。2013年,在机器轰鸣声不断的船厂里,他辟出了一块“安静”之地——船文化博物馆,用以展示船舶资料和船只模型。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如今已成为当地学子暑期研学地的选择之一。

何关明介绍造船工具 浙江在线记者 陈雷 摄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在“船”承中向游客诉说水乡记忆

走进博物馆一楼写有“非遗工坊”的房间里,入目是雕刻着各类图样的乌篷船,这里是何关明和团队复原古船的“基地”。这些年,为了能够还原古船样式,何关明组建了一支8人的木船制作团队。这支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有从船厂里抽调的,也有从厂外被特意邀请过来的。每当拿到新的古船照片,大家就会聚在一起商量着复原出来,造船体、画画、雕刻、填缝, 在讨论与敲击声中将扁平的图片转换为立体的实物。如今,团队已成功复刻乌篷船、明瓦船、画舫船、拖船等百余种船只,多收纳于博物馆三楼的船模展示区,部分则成为各地博物馆的展品。

三明瓦船模 浙江在线记者 陈雷 摄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团队的力量也让这份保护与传承迎来了新动力。2023年,松陵船厂申报的传统木船制造技艺入选浙江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传代表性项目名录。在松陵船厂,越来越多的员工加入到了古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队伍之中,负责船只修理工作的钱永昌便是其中一位。如今,他还有着一个新身份——船文化博物馆的业余讲解员。

“平时负责修理,有人来博物馆参观我就给他们做个介绍。”谈起博物馆里的船只,钱永昌亦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除了馆内这些传统古船外,团队一直在不断寻找传统与现代的连接点。在松陵船厂连接着生产车间的一侧水域处,就停泊着一艘长30米、宽8米的画舫船,这是他们花费一年多时间打造的作品——越州舫。在钱永昌看来,这艘船是古代技艺与现代工艺的结合之作:船只底层使用了现代船只的钢板,外观及船体又采用了古船使用的木质材料,画舫内外精心雕刻了山水花鸟,整体则以榫卯结构相接而成。“传统船只使用木质材料容易腐烂,越州舫结合了现代技术,让船只不仅仅只停留在室内,更能流动在水域上。”带着记者来到船前,钱永昌一一讲述着船只的细节。

越州舫二层 浙江在线记者 陈雷 摄

船文化传承与保护中,不止局限于这座船厂之内。在船厂所在的绍兴市越城区东湖街道,当地亦在打造多功能特色非遗研学基地、培育非遗传承人等方面频频发力,不断挖掘、创新利用本地非遗资源,延续古老技艺与文化记忆。

松陵船厂内,何关明和团队打造的百余艘船只停留于此,等待着游客的到来。而在岁月长河中,他们的船早已启程,载着游客不断“摆渡”于传统与现代之间,领略着水乡文化的魅力。

责任编辑:复兴网浙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3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