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山西

旗下栏目: 北京 上海 广东 河北 天津 海南 山西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西省社科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座谈会发言摘编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复兴网山西 发布时间:2023-12-07
摘要:省社科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座谈会发言摘编,

编者按
  11月25日,省社科联举行社科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座谈会,深入学习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与会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研究方向,交流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会和认识,探讨新时代新征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担负的新的文化使命。现将座谈会发言予以摘编,以飨读者。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助推现代文明建设
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 卫建国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观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赓续中华民族的道德基因,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山西作为中华民族重要发源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名人灿若星河,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有重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亲临山西考察调研,寄予山西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建设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山西要深入挖掘尧舜德孝文化、关公忠义文化、能吏廉政文化、晋商诚信文化等三晋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提升道德境界、树立良好风尚、增强文化自信。

德孝文化体现了德治理念、民本思想,是尧舜提出倡导文明习俗的道德准则。德孝文化从尧、舜开端,不断充实完善,与今天执政为民、尊亲敬老的社会风尚一脉相承。以尧舜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强调“德”在治国安邦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政以德,以文化人。“关公忠义文化”的主角关羽作为三国时期蜀国名将,不仅作战英勇、武艺高强,而且为人重情重义、忠贞不二、义薄云天,彰显出忠诚、勇敢、信义等珍贵精神品德,这些品德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经久不衰的重要元素。关公信仰是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中华民间信仰,民间信仰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精神作用很大。“能吏廉政文化”的主角于成龙为清代名臣,以执法严正、不徇私情、正直清廉著称。“晋商诚信文化”代表的则是明清时期称雄商界五百年的山西商人,主要经营盐业和票号,尤以票号最为有名。晋商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核心和根源在于“诚信”,晋商以“诚信”为本,其“诚信”文化在中国商业史上影响极大。我们要深入挖掘和凝练三晋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化内涵、伦理道德内涵,尤其是其中所包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内涵
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 王联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这一重大论断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主体性”概念,这是对中华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理论基础。

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主体性”的内涵。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意义。一是“文化主体性”是“两个结合”的必然结果。“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结合”的结果是相互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中华文明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二是“文化主体性”是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的伟大文化成果、文化形态。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三是“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四是“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 杨茂林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其中,“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一步明确了新闻舆论工作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重要地位,为巩固壮大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任,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在着力提升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传播力是新闻舆论的前提条件,是传播主体将文化信息运用一定的媒介传递到受众的能力。我们要掌握网络舆论战场主动权,以多媒体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平台、人员融合,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学生中入心入脑,让党的声音成为校园的最强音。

引导力是新闻舆论的目标指向,是传播主体以设置新闻话题或传播议程形成主流意见流、影响群众态度和倾向的能力。新时代新闻舆论发挥引导力,要保证高举旗帜、导向正确,讲好故事,润物无声地发挥作用。高校是引导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要了解和把握新时代传播规律,用个体化生活化语言引导学生,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学生成为时代新人。

影响力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核心所在,其传播内容能够满足群众需求,所承载的价值观能够获得群众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成为群众自觉行为。影响力是新闻舆论最直接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力量,要进一步发扬斗争精神,增强话语权。提升新闻舆论影响力,对高校来说,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运用多元化智能化高效化传播体系,主动传播大学生身边事新鲜事,让大学生听得懂听得进,被感动被感染。

公信力是新闻传播的保障基础,是新闻舆论在长期传播实践中形成的被群众信服信赖的程度或能力,决定着新闻舆论传播力的远近、引导力的强弱和影响力的大小。公信力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对党执政能力的高度认同和充分信任。提升新闻舆论公信力,对高校而言,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思想原则,着力推动新闻舆论队伍建设,善于运用网络回应学生关切,加强师生互动,切实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思想文化的认同。

进入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立足时代发展大势,倾听民意、研判舆情,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激发出全社会团结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山西师范大学中华早期文明研究院院长 车文明

  文化关乎国本,文明关乎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连续性也就是绵延不断,这是中华文明有别于世界其他古老文明最突出的特点。

文明的连续意味着文明延绵不绝、从未中断。将连续性作为中华文明的第一突出特性,是基于中华文明与其他古老文明的最显著区别。人类文明辉煌灿烂数千年,只有中华文明饱经风雨沧桑,虽然王朝的更迭频繁,虽然开创各个王朝的民族主体有所不同,但是最终都融入了以汉民族、汉文化为主体的大熔炉之中,成为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环节与组成要素,从而形成了当今世界文明主体和文化传统唯一没有断流的原生文明。

什么是文明?国际学术界曾依据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特征,概括出“文字、冶金术和城市”为文明社会的标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冲破了文明“三要素”桎梏。研究团队提出了判断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一是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三是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正是按照这一标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论证了中华5000余年文明。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政治传统一贯到底。自夏、商、周至清朝,政治实体衔接有序,均未因外力打击而中断。第二,中华文化传统从未中断。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国涌现出老子、孔子、庄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他们提出的思想主张、价值观念塑造了中华文化传统,对于后世的政治理念、人生哲学、社会伦理等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中华文明中蕴含的价值理念、优良习俗、纲常伦理也印证着文明的延续性。第三,发达的中国史学是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的有力明证,凸显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从未中断。从《春秋》《左传》到二十四史,再到《资治通鉴》……史书贯通古今,堪称世界史学的瑰宝。第四,作为中华文明赖以流传的工具,语言文字从未中断。中华文字延续传承至今、使用不曾中断。

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副校(院)长 田忠宝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是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深刻把握与精准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其中就包含着“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我们要主动作为、扎实工作,在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上下功夫。

一要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好地把科学理论转化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

二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巩固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正能量的浓厚氛围,做大做强正面宣传,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让主旋律更加高昂、正能量更加充盈。

三要增强主动性,占领制高点。要增强阵地意识,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做到占领阵地、建设阵地和守牢阵地有机统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思想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增强各级党委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意识和敢抓敢管、敢于亮剑的斗争精神。

四要积极用党的意识形态引导社会思潮。党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前沿阵地,要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宣讲者、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坚定维护者、用党的意识形态引导社会思潮的可靠排头兵。要密切关注社会思潮和舆论热点,针对性地开展释疑解惑工作,有理有据地批驳各类错误思潮。

五要创新方式方法。顺应融媒体时代,拓展网络传播渠道,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营造健康的网络信息环境。

六要把握好国际话语权,扩大国际影响力。努力拓宽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更好担当高等教育新使命
山西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孙岩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高等院校担负着培育人才、传播文化、赓续文明的重要使命,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一要担负起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使命。高等院校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和理论优势,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梳理其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把握其精髓要义,充分展现这一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深入挖掘区域禀赋潜力,将区位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政策叠加机遇转化为学科科研优势,推动山西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发生格局性变化、实现整体性跃升。

二要担负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大使命。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使命。要扎根三晋大地,充分挖掘山西在民族融合、考古文博等方面的独特资源,在溯源中国历史、挖掘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上贡献智慧和力量。加强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建设,加快石窟资源保护利用和文化挖掘相关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切实担负起存续文化基因、增进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努力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三要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要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持续提升思政课程水平,构建起“三全育人”新格局,不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刘振霞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意义重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的现代化,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中华文明必将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展示其现代力量。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使命光荣。“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逻辑严密、浑然一体、环环相扣、相得益彰,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科学内涵,明晰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与要求,创新文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更有力地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以高度文化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文化,既是赓续文明的源泉,也是立德树人的纽带,更是增进福祉的关键。迈步新征程,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牢记“国之大者”、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原则与路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不是文化的简单传承与延续,也不是文化产品的简单生产与再生产,而是要以文化涵养文明,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在这一过程中融入现代化价值观念,创造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先进性、价值性、引领性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两个结合”,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坚持文化自信自强,必须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行动指南
中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赵笑蕾

  习近平文化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与时俱进,这一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在理论上的自立、实践上的自强、精神上的自觉、文化上的自信,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地位。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化自信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推进“第二个结合”又一次思想解放为显著特征和鲜明标识,有力巩固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只有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地位,提高担当文化使命的理论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既有文化理论方面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文化布局上的部署与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实践的任务书、路线图,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完成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我们要以高度的实践自觉,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对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课题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

要始终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要求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媒体。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王立忠摘编

责任编辑:复兴网山西

最火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3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