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安徽

旗下栏目: 北京 上海 广东 河北 天津 海南 山西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奋进2024】从呼应“民生之盼”到实现“民生之变”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复兴网安徽 发布时间:2024-01-11
摘要:记者讲述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社区而言,老人就是社区里的宝。记得去年我到合肥市瑶海区七里站街道恒通社区采访,郝素云老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已年过八旬的她,在社区人员的鼓励和支持下成立了一支“暖宝·老党员”志愿服务队,发挥余热。每天,她带着一群志愿者

记者讲述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社区而言,老人就是社区里的宝。记得去年我到合肥市瑶海区七里站街道恒通社区采访,郝素云老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已年过八旬的她,在社区人员的鼓励和支持下成立了一支“暖宝·老党员”志愿服务队,发挥余热。每天,她带着一群志愿者为小区居民做些力所能及的服务,比如缝改衣服、测量血压、艾灸理疗。

那天,我跟着她一起去看望一位困难居民。我们拎着洗干净的被子和刚打的热乎饭菜,给这位居民送去。居民眼含热泪拉着郝老的手连表感谢的场景,我至今回想起,依旧觉得暖心。

什么是民生?我想,民生就是老百姓有衣穿,有钱赚,看得起病,上得起学,买得起房子,老了有保障。

经过技能培训实现更好就业的务工人员难掩自豪表情;获得高比例医保报销和救助的困难家庭如释重负;在社区食堂解决吃饭难题的老人露出满意笑容……2023年,我省在10项暖民心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谋划实施了50项民生实事。

翻开一页页民生清单,交出一张张幸福答卷。2023年,50项民生实事顺利推进取得成效;1月至11月财政教育支出1374.5亿元、增长6.5%;新增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3个,累计9个、居全国第2位……

我省还创办了“民声呼应”工作平台,收集多个民意表达渠道信息,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从一件事推广到一类事,力争实现“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物业有问题可以找它反映、生活有困难可以通过它求助解决……机制运行以来,办成了一大批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好事,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回望2023年的安徽民生保障,有温度、也有力度。在新的一年,安徽将围绕群众关注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社会保障等持续发力,再交出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民生幸福答卷。

专家访谈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习近平主席发表的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提到“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们要围绕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多措并举惠民生暖民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进一步缩小差距、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教授张超认为。

社会政策是实现民生保障制度目标任务的重要工具。“要紧盯国之要事,完善民生支持政策,增进民生福祉。”张超建议,进一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共治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分担机制,增强教育资源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持续做好青年就业工作,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供给,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同时,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科学规划、整合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互助式养老,推深做实长期护理养老保险,通过医养高质量融合建立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

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问题是最需要重点关注的。张超建议,要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双困难”群体公租房和新市民、青年群体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力度,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同时,提高对低收入群体以及城镇居民、农村人口、农民工中高风险困难群体的保障,在政府投资重点工程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赋能解决相对贫困问题。

增进民生福祉需提高品质。“‘民声呼应’工作机制实施以来,安徽精准实施一批民生实事项目,赢得群众好评。”张超认为,要继续完善运行机制,更精准地谋划民生项目,提升民生问题源头治理水平,依靠技术进步做到“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要不断创新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等基层治理品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综合机制,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记者 李明杰)

责任编辑:复兴网安徽

最火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3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