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安徽

旗下栏目: 北京 上海 广东 河北 天津 海南 山西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两会1+1】薪火相传,彰显传统文化时代魅力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复兴网安徽 发布时间:2024-01-26
摘要:“发挥安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

“发挥安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安徽历史文化底蕴如何解读呈现,如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省人大代表何庆云和省政协委员叶润清举例论述、建言献策。

“安徽是戏曲资源大省,有着极其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戏剧种类缤纷多样,黄梅戏、徽剧、庐剧等遍地开花;傩戏、目连戏、青阳腔等古老戏曲多地传唱。”提到安徽戏曲文化资源,省人大代表、岳西高腔传承中心副主任何庆云如数家珍。她说,早在2006年岳西高腔就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岳西高腔属岳西县地方稀有剧种,是明代在安徽大地上形成并影响全国的第一代声腔——青阳腔的遗响,在戏曲史上有“活化石”之称。“岳西高腔的声腔高亢激昂,基本表现方式是一唱众和、锣鼓伴奏,有着极高的戏剧学、音乐学、民俗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突出的艺术价值。”何庆云说。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消费观念不断升级,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对文化娱乐的审美越来越“潮”。在何庆云看来,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见、可亲、可参与的现实生活。一门经典的非遗技艺,不仅能承传文化,还能润泽世道、滋养人心。走进新时代,传承人应当积极投身于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工作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安徽的戏曲资源、非遗资源、文物资源、文献资源等,呈现了古代安徽在科学、艺术、文化、社会、思想等不同领域的标志性成就,让江淮大地文脉绵延昌盛,成为演绎中华文明的重要舞台。在分组讨论中,省政协委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叶润清提出,深入挖掘安徽悠久灿烂的文明成就,深刻揭示古代安徽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核心价值,科学构建安徽地域文化标识体系,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安徽地域文化标识体系有哪些路径和方法?叶润清建议,要以揭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方向引领,以挖掘古代安徽的标志性成就为内容支撑。“阐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自觉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丰厚积淀中汲取智慧启迪,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是构建安徽地域文化标识体系的基本出发点、立足点和导向要求。展现古代安徽在法治、民本、哲学、教育等多个领域的源头性和集大成性的思想文化,深入梳理古代安徽在不同领域的标志性成就,系统阐释安徽地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原创性贡献,是构建安徽地域文化标识体系的内容支撑。”叶润清说。

“当然,我们还要以促进成果转化服务人民大众为目标追求。”叶润清认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要不断深化文旅融合,让安徽地域文化标识体系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好惠及人民大众。如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文化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各类研学旅游基地建设和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与石刻、近现代革命史迹,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等,都是“题中之义”。

何庆云同样认为,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要面向大众、服务大众。她说,自己今年带来了“推动文化繁荣,实现一县一场(剧场)”的建议。为什么会着眼于剧场建设这个话题?何庆云表示,一个剧种、一台好戏,可以成为当地的一个文化标识与文化载体;一个剧场,是服务剧团、服务观众的载体,也可以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和文化传播平台,从长远来看,通过一方舞台,聚拢热爱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探索戏曲作品推陈出新、探求戏曲文化守正创新、助力形成新的文化IP,都是文化传承的有效抓手和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记者 鹿嘉惠 晋文婧

责任编辑:复兴网安徽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3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