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吉林

旗下栏目: 北京 上海 广东 河北 天津 海南 山西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吉林市全力打造分层分类“智慧救助”

来源:中国吉林网 作者:复兴网吉林 发布时间:2024-01-12
摘要:党的二十大以来,吉林市以创建国家级社会救助标准化试点项目为契机,按照困难程度分层、救助内容分类的原则,以动态监测预警和信息技术支撑为手段,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多元共治、双线并行,全力打造分层分类“智慧救助”工作模式。

党的二十大以来,吉林市以创建国家级社会救助标准化试点项目为契机,按照困难程度分层、救助内容分类的原则,以动态监测预警和信息技术支撑为手段,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多元共治、双线并行,全力打造分层分类“智慧救助”工作模式。

分层监测救助对象,实现全员覆盖。

吉林市着力完善救助对象认定体系,将低保、特困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等五类群体,确定为收入型困难群众圈层;将符合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的,确定为支出型困难群众圈层;将符合急难救助和受灾人员救助的,确定为临时遇困群众圈层。

为确保遇困群众救助帮扶快速响应、“应兜尽兜”,拓展服务,面向全体居民,将未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老幼病残等弱势群体、因医疗等刚性支出剧增或收入大幅骤减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社区矫正、在社会服刑、刑释解教等生活无着人员,创新构建第4圈层(动态监测层),建立起以第一圈层五类群体为重点,拓展到其他群体的“5+N”监测体系,实现对吉林市常住人口遇困风险监测的全覆盖,形成基本生活救助兜底线,专项救助织密网,临时救助解急难,协同帮扶促提升的综合监测格局。

  分类实施救助政策,实现精准救助。

为实现吉林市委对遇困群众“应救尽救,应帮尽帮”的部署要求,市政府印发了《建立吉林市城乡社区居民动态监测预警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构建了涵盖全地区各级民政部门、市县两级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相关成员单位8499人共同参与、互为联动的救助服务体系,开发了“一键呼叫式”救助帮扶系统,对工作开展情况逐级进行数字监督,居民提出的生活救助、专项救助等11类39项诉求和网格员日常寻访发现的居民遇困情形,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协同联动救助帮扶链,切实做到“吉速办”。

同时,利用吉林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对在保和非在保对象,与公安、医疗、残联、社保、住建、金融等相关部门开展常态化“大数据”信息比对,及时转办推送给相关成员单位进行救助帮扶,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分业赋能智慧手段,实现一网通办。

吉林市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技术与社会救助的深度融合,开发了电子政务外网运行的“吉林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内建立与教育、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医保等31个部门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对新申请救助人员的收入、财产和刚性支出等情况,实行“逢进必核”,对在保人员按月进行全量比对,通过数据信息实时核对监测预警,全面提升救助认定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实现社会救助“有进有出,进出有序”;引入社会专业化机构,开发的调查评估系统与救助系统有序对接,补齐了民政部门医疗、劳动能力认定等专业化不足的短板,实现家计调查和评估鉴定信息采集精准有效。

系统内,除业务办理功能外,还据实开发了数据监管、统计分析等多个适用性强的功能模块,助力强化严把救助审核关,科学研判全市救助工作形势;为优化系统的适用性,在系统上嵌入了互联网端运行的“救助申请、在线受理、微信客服、预警推送、居民上报、巡查上报、生存认定”等10余个微信小程序,实现救助服务“零跑动、无盲区、全覆盖”。

  分步提升救助成效,实现“吉事急办”。

救助申请,做到“指尖办”。申请人通过手机即可自主提交申请,也可由他人代替或协助提交申请,“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扁平化、开放式申请模式,实现救助申请更便捷。

救助受理,做到“随时办”。提交申请后,通过手机“在线受理”功能,可随时随地对申请信息进行验证;然后,系统开始自动进行大数据比对,据实开展家计调查和评估鉴定工作,系统上数字化处理形成相关报告。“即时申请、随时受理”模式,有效提升了低保审核确认的时效性,现已由规定的最长45个工作日,精简到当日提交申请,最快当日即可办结;临时救助当日审核确认,当日发放救助金。

救助审核,做到“线上办”。受理申请后,乡镇(街道)仅需在系统上,结合《信息核对》《家计调查》和《评估鉴定》报告,对申请人家庭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等进行审核,全程线上办公。

救助确认,做到“量化办”。依据《吉林省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办法》,在信息审核后,系统通过嵌入的公式算法,根据家庭财产、收入、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劳动能力、家庭刚性支出等因素,计算家庭困难系数,新申请和动态调整同步开展。

救助监管,做到“数字办”。系统全流程部署了数字监督功能,逐级对下进行数据监管,嵌入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和数字信息技术,救助对象按月进行生存认证,数字赋能。

据了解,整个2023年,吉林市城区共有18377户、30222人通过“线上”进行救助申请,有1931户、5568人纳入低保,365户、377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271户、622人纳入低保边缘家庭,640户、952人享受临时救助,11199户、13031人纳入监测预警范围,因家庭收入、财产、人口结构、健康状况等发生变化,动态调整3971户、9672人,分层分类“智慧救助”工作的时效性和精准度得到全面提升。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书桥

责任编辑:复兴网吉林

上一篇:“长春冰雪汉服天团”花式推介长春冰雪

下一篇:没有了

最火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3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